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 A.“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 B.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倒退 |
|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
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
|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
|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 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
|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 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十之竟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
| 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 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
| 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 |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
李贽以“童心”或“真心”为标准,反对一切传统观念束缚、外在的教条,甚至包括无上权威的孔子在内。下列是关于李贽这种思想的解读,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与陆王心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
| B.实际上是一种突出个性解放的思想 |
| C.与儒学相对立的新式思想流派 |
| D.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体现 |
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
| A.女权意识的觉醒 | 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 |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