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同学们在“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用三节新干电池,小灯泡正常工作电压为3.5V,灯丝电阻阻值约为10Ω左右。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       ,滑动变阻器要滑到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甲的实物电路未连接完的电路连接完整。
 
(3)小明同学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的亮度不改变,而灯又很暗,说明他连接电路时出现了                            的错误。
(4)经过老师指点后,小明同学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5)小亮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为(如图乙所示)          V,若他想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图中滑片P向      (填“A”或“B”)端移动.
(6)小光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阻约是          Ω,请你将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在如图丁的电流表中标出.
     
(7)根据图象可判断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升高逐渐        ,原因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实物的电路连接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淹城民俗街上,小明对一雕刻于半粒大米(上圆下平) 上的微雕作品“”产生浓厚兴趣.
(1)为看清微雕作品上的文字和图像,小明应利用如图甲所示透镜中的________(选填序号)进行观察.

甲乙
(2)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拿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在纸上呈现一个______________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5cm.
(3)透过透镜观察微雕作品“”,小明看到的像如上图乙所示,此时透镜到微雕作品的距离是 ________ 。(2分)

A.小于5cm B.大于5cm且小于10cm C.等于10cm D.大于10cm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画有角度且可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白色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沿OB射出,如图甲所示。

甲乙
(1)若将入射光线AO逐渐向ON靠近,则反射光线OB将_______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ON。由此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2)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右半边纸板上将_____________ (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_____________内。

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3)将蜡烛向下移动,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_______移动;
(4)为了增大蜡烛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写出一种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请问:

(1)吹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___;
(2)当布团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_______。
(3)小雨也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如图乙,他抓住绳子的一端,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两端都开口的竹笛筒,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的声音变尖锐了,说明_____变高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填“振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应选择______(填“A”、“B”或“C”)蜡烛和D蜡烛。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该蜡烛都无法在桌面上与D蜡烛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