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青年跑进大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对以上说法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材料体现的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度下的选官制度 |
B.材料体现的是隋唐时期开始实施的科举制度 |
C.材料体现的是宋代以后普遍出现的平民政治 |
D.材料体现的是汉代察举制度选拨人才的程序 |
民族主义、公众舆论和群众游行是近代革命的重要表现形式。最先体现了此三种形式的革命运动是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申报》报道说:“本月八日晨一时,驻扎丰台的日军,……要求入宛平县城搜查。我国当局以时在深夜不允,日军遂向驻在该地的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冯治安师吉星文团,开炮百余发挑衅,我军颇有死伤。……此报道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 B.卢沟桥事变 | C.八一三事变 | D.平型关战役 |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三省分权制②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③减少行政决策失误④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柳宗元的《封建论》记载:“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材料中的“封建”是指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中央集权制 | D.郡县制 |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 B.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