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对各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款 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使用金银币以外的任何物品作为偿还债务的货币……。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口货或出口货征收任何税款,但为执行本州检查法所绝对必需者除外。任何一州对进口货或出口货所征全部税款的纯收益供合众国国库使用;所有这类法律得由国会加以修正和控制。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征收任何船舶吨位税,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除非实际遭到入侵或遇刻不容缓的紧迫危险时不得进行战争。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继承。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归纳材料一中联邦政府的权力。分析本条款产生的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继承”这一论断的理解,并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政体和世界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史学界认为:资本主义在西方逐步发展的历史,也是世界各地由相互隔绝状态过渡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成为统一的整体的历史。试以15、16世纪的有关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团辱之……市井之子孙(寄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井口之交,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手室名邑之役。
——《后汉书·郭陈列传》
材料三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功,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未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则安能不为非?
——王符《潜夫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2)根据以上材料回答,西汉初年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
(3)评论这种商业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而欲擅晋国.令莫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引自《国语·晋语》
材料二管子曰:“今铁官之数(办法)日: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事立;耕者必有一末、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者(制造车马的手工业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引自《管子·海王》
材料三初税亩。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税。初税亩,非正也。古者三百步为里名目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引自《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材料四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久旱的甘霖啊!多洒上我的私田。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在当时社会生产中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
(2)材料一、二与材料三、四所反映的内容有何联系?
(3)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初税亩,非正也”?材料四反映的情况是在初税亩实行前还是实行后?为什么?
(4)初税亩的实行对促进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有何作用?
西欧各国从15世纪起,纷纷采取重商主义政策,鼓励、支持本国商人发展对外贸易,开拓海外市场,并设立许多享有垄断特权的贸易公司,如英国的几内亚公司、东印度公司,法国的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等。清王朝与此相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坐视已出洋的中国商人和华侨惨遭杀戮而不闻不问。在清代建立之前,已有大量中国商人和华侨在南洋经营商业和航海业,在东南亚贸易中占有优势地位。康熙帝禁止中国商人前往南洋贸易后,限令南洋一带的中国商人必须在三年内回国,否则“不得复归故土”。雍正帝更规定:“其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1740年,荷兰殖民者在巴达维亚屠杀华侨万余名,清政府竟坐视不问,说这些华侨是“在天朝本应正法之人,其在外洋生事被害,孽由自取”。南洋一带的中国商人,因而陷于腹背受敌的困境,中国在东南亚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很快就丧失殆尽了。
请思考:在世界历史向近代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欧分别实行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对各自历史的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享饥寒寥劫为非之患。
——《论南洋事宜》
材料三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沿海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
(2)根据材料三的政策归纳其危害,你怎样评价这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