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法规范,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规,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规范。其内容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权。这一材料不能表明该时期的罗马法
A.使境内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 |
B.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
C.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
D.主要解决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 |
《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 |
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 |
C.“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 |
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 |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
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
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A.表面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
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副业的生产 |
C.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
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其中,1937—1944年,美国对中国的看法被称为“赞赏时期”,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 B.国共两党的亲密合作 |
C.新中国的成立 | 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
1939—1941年,国民政府军队为保卫长沙奋勇抗日。下面是电视剧《长沙保卫战》主题歌词节选,该内容反映的时代主题是呼唤()
A.国共合作 | B.全民团结坚持抗战 |
C.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D.全民强身不作病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