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伯利克里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的联邦政府结构是依据哪一部法律文献构建的?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又体现了什么原则?材料一和材料二政府框架构建原则有什么共同点?其目的有无本质区别?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伯利克里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
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片断一 初创
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
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
片断二 发展
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
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他非炸药类产品。
片断三 转型
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
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
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
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
(1)据片断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杜邦火药厂初创时期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
(2)据片断二,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
(3)据片断三,概括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松江府 |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
苏州府 |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桑蚕为业” |
嘉兴府 |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
湖州府 |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现代世界的形成
材料一:20世纪部分大事年表
年代 |
世界大事 |
1914~1918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A年1月~6月 |
巴黎和会 |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
B |
C年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
1937年7月-1945年9月2日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1945年10月 |
D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
1960年 |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亚洲出现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 |
1946~ E年 |
美苏阵营冷战 |
1993年 |
欧洲联盟建立 |
1994年 |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第二年1月1日开始运作。 |
1997年 |
爆发 F金融危机 |
材料二:1990-1999跨国兼并金额及年增长率
项目 |
金额 (亿美元) |
年增长率 (%) |
|||||
1990 |
1999 |
1986-1990 |
1991-1995 |
1996-1999 |
1998 |
1999 |
|
跨国兼并 |
1506 |
7201 |
26.4 |
23.3 |
46.9 |
74.4 |
35.4 |
(转引自陈继勇 肖光恩:《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特点》)
材料三:20世纪是科学技术不断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时代,由此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20世纪是世界体系经历裂变和重组、向全球统一的世界市场过渡的时代,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结构基础。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的崩溃和殖民体系的瓦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现代民族国家普遍建立。
(1)请在材料一中字母所在位置填写适当的文字。
(2)材料二提供了哪些信息?
(3)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现代世界形成的认识。
1862年,日本藩士搭乘“千岁丸”前往上海考察。“千岁丸”抵沪之时,正值太平天国进攻上海,藩士们争相前往前线观战。在参观了李鸿章的淮军之后,高杉晋作评论道:“铳炮尽中国制,而甚不精巧,兵法与器械皆无西洋”。峰洁认为,这样的兵“我一人可敌五人”。名仓予何人说:“夫今以清国之弱兵,且以旧来之拙劣火器,与西虏(指西方)战而亦有取胜之时,何况以本朝武勇之兵,采用西虏之猖獗并军舰之制,此所谓如虎添翼,则西虏之猖獗不足深忧也”。
请回答:
(1)藩士在上海考察时的日本处于何种情形?
(2)明治时期的哪些政治策略及措施与此次考察的收获密切相关?
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后总有可循之规律、可解之因果。请在下表中填入适当的文字。 (共14分)
历史之“因” |
历史之“果” |
|
甲骨文的发现释读与后世文献的相互印证。 |
① |
|
② |
逐渐形成古罗马的“万民法” |
|
③ |
![]() |
15世纪末16世纪初,非洲、美洲遭受空前的殖民掠夺。 |
德国宰相俾斯麦实施“铁血政策” |
④ |
|
⑤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
|
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垄断资本,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两极分化。加上其它现实的、偶然的因素 |
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