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了一份实物资料。这是一本曾放在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桌上的台历,上面写着“中华民国卅八年4月23日星期六农历已丑年三月”。这说明这位同学正在研究的是
A.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 B.日军占领南京制造惨案 |
C.抗日战争胜利,南京解放 |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这体现的原则是
A.联邦制原则 | B.主权在民原则 |
C.权力制衡原则 | D.中央集权原则 |
《独立宣言》写道:“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这句话体现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是
A.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有选举产生 |
B.美国实行联邦制 |
C.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通过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
D.美国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办法实现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
下列对英国1 9世纪中期以后的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②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③内阁实际上对国王负责
④内阁选举实际上是政党间的权力角逐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
A.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 B.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 |
C.君主权力受法律制约 | D.议会由君主负责召集 |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强调法官至上 | B.重视法律程序 | C.保留习惯旧俗 | D.体现人人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