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下表是1~18号元素按一定规律排列,请你仔细观察,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写出11号元素的元素名称:        ;
②16号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
③ 观察此表,写出一条你发现的规律:                          
(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①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②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             (选填下图序号),你推断的依据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甲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乙元素带2 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丙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写出这三种元素的名称及符号: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甲、丙两种元素间可形成________种化合物,其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
(3)画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 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进行检验。

下图甲~丁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甲、乙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用乙装置制氧气的优点是(填字母)。
A.节约能源 B.可较快获得氧气
C.可随时添加药品 D.操作简单、安全
(3)丙、丁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下面是对两种收集方法的相关比较(使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收集氧气)。

比较的方面
排水法
向上排气法
结论
方法可行性
O2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O2的密度比空气_____(填“大”或“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
两种方法均可行。


收集O2的纯度
分别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两瓶氧气(A和B),
放入两支相同的蜡烛,可观察到B瓶内的蜡烛熄灭较早。

结论______。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少量氢氧化钠可用石灰石、水、纯碱(Na2CO3)为原料制取,流程如下:

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白色固体加入纯碱溶液后所有发生的化学反应10
Ⅱ.滤液中存在少量的Na2CO3,用适量11试剂可以去除该物质。
②为测定某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实验都完全进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Ⅰ. 要确定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所需要的数据是12

A.固体样品的质量
B.浓硫酸实验前后质量 
C.浓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前后质量
D.所用稀硫酸质量

E.仪器D中氢氧化钠固体实验前后质量
F.稀硫酸质量分数
Ⅱ. D装置的作用是13。没有D装置对氢氧化钠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影响是14(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右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套实验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是 1
②用该套装置可以完成加热胆矾的实验,写出反应中固体颜色的变化 2
③如该装置添加导管后能完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选出完成该实验所要添加的导管是 3 (填编号),导管应伸入到试管 4 部。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5



D.

④足量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结束立即取出固体,发现其中还混有黑色粉末,分析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6

⑤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不适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理由是
7
⑥该装置添加带橡皮塞的导管后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8 ;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9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