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校旗杆正午影端位置一年内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题。该校所处的纬度为 ( )
A.66°34′N | B.23°26′N | C.23°26′S | D.66°34′S |
旗杆影端位于②位置时的日期可能为 ( )
A.3月21日 | B.6月22日 |
C.9月23日 | D.12月22日 |
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
A.多年降水总量 | B.多年降水总量与蒸发量的差值 |
C.河流径流总量 | 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
冷锋、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
A.冷气团在锋面以上 | B.过境后天气转晴 |
C.过境后气压升高 | D.过境后温度上升 |
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
A.地转偏向力 | B.陆地形状 | C.盛行风 | D.摩擦力 |
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
A.湖泊水 | B.冰川水 | C.地下水 | D.河流水 |
问题探究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两箱中都放入相同量的土。甲玻璃箱开口无盖,乙玻璃箱有密封盖子(如图19),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3小时后,同时测甲乙玻璃箱里的气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结果:玻璃箱(填“甲”或“乙”)内的温度高。
这个实验模拟的是原理。
(2)实验显示:对流层大气直接的主要热源是地面,地面通过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大气,而大气又通过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该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实践是建设。
(3)这一实验还反映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作用是导致,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是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