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扬州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四城同创”不仅提升着城市品质和市民素质,更使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跃开。某校九⑴班的同学步入扬州的大街小巷进行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现邀你一起参与。
(活动一)在《扬州日报》编辑部,“新论”版的编辑对同学们说“有笑脸的城市就是最幸福的城市。”请回答:如何保持积极情绪,笑脸常在?
(活动二)在汶河街道的每个社区,同学们都看到了“民情采集箱”。请回答:这些“民情采集箱”有利于市民行使哪些政治权利?这样做体现了思想品德的哪些观点?
(活动三)在扬州市文明办,负责人说:“创森”让人们生活在森林城市意境中,呼吸新鲜的空气。特别对农村百姓而言,“创森”让房前屋后的污水、垃圾慢慢消失了,村容村貌列加整洁。请回答:“创森”实质是坚持了什么战略和什么国策?
(活动四)在维扬区组织的“唱红歌,跳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大会上,同学们被一首首响亮的“红歌”感动了。请你至少写出二道“红歌”的歌名。
当今人类面临着三大全球性的问题。哥本哈根会议被世人喻为“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低碳生活”已成为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能量、低消费、低开支的“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据统计,夏季空调调高2度,每年可减排900千克 的二氧化碳;每少用一个塑料袋,可减排0.1克的二氧化碳。
(1)当今人类面临哪三大全球性的问题?
(2)针对这三大问题,我国分别实施哪些基本国策?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低碳生活? 并列举2例说明。(2分)
材料一:2011年9月20日全国迎来了第九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公民道德建设水平,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决定在全市广泛开展全国第九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暨“文明城市·你我共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并审议通过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物权法》等多部法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什么治国方略?实施这些治国方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的治国方略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我们普通公民有什么样的要求?
漫画“新司马光砸缸”,回答下列问题
(1)小男孩为什么会落入“缸”中?
(2)砸缸的“司马光”是谁?实生活中保护小男孩的专门法律有哪些?
(3)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类似的“缸”?
(4)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落入“缸”中?
材料一:2010年3月4日,胡锦涛主席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的讨论中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材料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又要面向未来。
材料三: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后,结合本校同学思想、道德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内容 |
遵纪守法 |
勤俭节约 |
不说谎话 |
热爱祖国 |
以此为荣 |
96.6% |
62.3% |
69.9% |
96.4% |
无所谓 |
3.4% |
37.7% |
30.1% |
3.6% |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胡锦涛主席指出的“八荣八耻”属于我国文化建设哪方面的内容?它的核心是什么?
(2)为什么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我该怎么做呢?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我校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系列教育活动,下面是学校宣传窗中的两幅图画:
图1
图2
(1)图1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我们所学的许多知识,请列出一个。
友情提示:“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2)请从图1“社会主义荣辱观”中选出一条内容作为图2的标题。
同学们参与荣辱观教育活动的热情很高,班干部决定就图2的内容召开主题班会,请为班会收集身边学习、生活中体现“荣”与“耻”的例子,并指出其意义或危害。
小事见“荣”的例子:
意义:
小事见“耻”的例子:
危害:
(3)请你谈谈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国家和个人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