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0年3月4日,胡锦涛主席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的讨论中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材料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又要面向未来。
材料三: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后,结合本校同学思想、道德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内容
遵纪守法
勤俭节约
不说谎话
热爱祖国
以此为荣
96.6%
62.3%
69.9%
96.4%
无所谓
3.4%
37.7%
30.1%
3.6%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胡锦涛主席指出的“八荣八耻”属于我国文化建设哪方面的内容?它的核心是什么?
(2)为什么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我该怎么做呢?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探究相应问题。

(1)面对挫折,我们无须害怕,更无须逃避、退让,而应使用正确的方法。你认为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2)我们应该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3)请你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几点建议。

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是亲近社会的表现。某校政治老师要求初三(2)每个学生每周收集一则时事或有人生启迪的资料,下面是其中三位同学收集的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
(1)“正能量”人物或行为启示我们青少年如何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2)良好的学习关系需要我们共同维护。结合所学谈谈对资料二的理解。
(3)网络红人"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迪?

【感悟·成长】材料一:以下的八年级同学明明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两个情境。

(1)情境一中明明产生了怎样的心理?你认为明明加强与妈妈有效沟通的关键是什么?
(2)结合情境二,明明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话?
材料二: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手机上网对中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个新鲜词。

(3)情境三、四共同反映了网络交往的什么特点?
(4)根据情境三、四,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网络与学习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作为“师哥”、“师姐”的你抓紧给小蒙的交往支招吧。(至少三个方面,6分)

(2)请你运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分析,两人应该怎样做才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是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材料二:今年12月4日是首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14个全国法制宣传日 。2014年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1)我国实施什么治国方略,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什么?为什么?
(3)法制宣传日为什么要“弘扬宪法精神”?(6分,至少答3点)
(4)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迎接12月4日宪法日的到来,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