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2NaHCO3
Na2CO3+H2O+CO2↑.现取NaHCO3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
| A.4.4g | B.6.2g | C.8.8g | D.10.6g |
现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是由Al、Mg、Zn、Fe、A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向其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H 2,溶液呈无色,无固体剩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
该样品的组成仅有两种可能 |
| B. |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
| C. |
该样品中一定含有Mg |
| D. |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为12g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电解水
B.
向饱和Ca(OH) 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固体
C.
向一定质量的镁粉和锌粉的固体混合物中逐滴滴入硝酸铜溶液
D.
向一定质量的CuSO 4和H 2SO 4的混合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鉴别C、CuO、Fe三种粉末 |
分别加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
|
B |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少量的Na 2CO 3 |
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 |
|
C |
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
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现象 |
|
D |
分离KCl和MnO 2的固体混合物 |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 B. |
当温度大于t 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 C. |
t 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 D. |
t 2℃时,向30g甲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75g |
铜能与浓硝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 3(浓)═Cu(NO 3) 2+2X↑+2H 2O,则X的化学式是( )
| A. |
N 2O 4 |
B. |
NO 2 |
C. |
NO |
D. |
N 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