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和图乙的纵坐标分别为核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 |
B.图甲中ac过程和图乙中ac过程代表细胞有丝分裂的同一时期 |
C.图乙中b点到c点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 |
D.图甲中的cd和图乙中的de表示的是同一个过程 |
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获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对于其需要满足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
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
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
C.F1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
D.F2的性状分离比是大量数据统计的结果 |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A.自交、杂交和测交 |
B.测交、自交和杂交 |
C.杂交、自交和测交 |
D.杂交、测交和自交 |
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4)的睾丸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4、48、48和12、24、24。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有丝分裂 |
B.细胞甲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
C.细胞甲不可能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
D.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减数分裂 |
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处于丁图的DE段 |
B.正常情况下,乙图与丙图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 |
C.丙图可能是雌配子,处于丁图的BC段 |
D.乙图中有2个四分体 |
下列有关正常雌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C.正常情况下次级卵母细胞中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
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