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中生成KHCO3,然后利用K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CO2的性质,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再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绿色自由”构想的技术流程如下: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吸收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O2+K2CO3+H2O=2KHCO3
B.分解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KHCO3====K2CO3+CO2↑+H2O
CH4O(甲醇)如图所示,等体积的A、B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粉,点燃使它们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
A.A瓶中有水流入,B瓶没有水流入
B.A瓶没有水流入,B瓶中有水流入
C.A、B两瓶均有水流入
D.A、B两瓶均无水流入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验后发现所测定氧气的体积低于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正确的是
|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
| B.将红磷改为蜡烛再重做实验 |
| C.实验中红磷的量可能不足,没有将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全 |
| D.反应后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以使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
下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
| B.点燃红磷前要先夹紧弹簧夹 |
|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
| D.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
| B.实验时红磷常常要过量 |
|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 D.为了避免意外,在引燃红磷后应缓缓伸入集气瓶中 |
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
②甲同学可能塞子塞慢了
③乙同学使用的装置可能气密性较差
④乙同学可能没有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 A.全部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