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使用含氟牙膏后,会防止龋齿,这是什么道理呢?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研究化肥的合成、废水的处理等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1)硝酸铵的生产方法是采用硝酸与氨气化合,工业合成氨是一个放热反应,因此低温有利于提高原料的转化率,但实际生产中却采用400~500℃的高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生产中,以氨气为原料合成硝酸,写出工业生产硝酸的最后一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化肥厂生产尿素所用的原料不同,但生产流程相同:

已知CO+H2OCO2+H2①甲厂以焦炭和水为原料;②乙厂以天然气和水为原料;③丙厂以石脑油(主要成分为C5H12)和水为原料。按工业有关规定,利用原料所制得的原料气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若最接近合成尿素的原料气NH3(换算成H2
物质的量)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则对原料的利用率最高。据此判断甲、乙、丙三个工厂哪个工厂对原料的利用率最高?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工厂废气中产生的SO2通过下列流程,可以转化为有应用价值的硫酸钙等。

①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产中,向反应Ⅱ的溶液中加入强还原性的对苯二酚等物质,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③检验经过反应Ⅲ得到的氨态氮肥中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利用氯碱工业产品治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下图是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

①用溶液A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含气体B的阳极区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焦炭与CO、H2均是重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已知C、H2、CO的燃烧热(△H)分别为-393.5 kJ·mol-1、-285.8kJ·mol-1、-283 kJ·mol-1,又知水的气化热为+44 kJ/mol。
①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将足量焦炭与2mol水蒸气充分反应,当吸收能量为191.7 kJ时,则此时H2O(g)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
(2)将焦炭与水蒸气置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H2O(g)CO(g)+H2(g),其中H2O、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第一个平衡时段的平衡常数是______________,若反应进行到2 min时,改变了温度,使曲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则温度变化为___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
②反应至5 min时,若也只改变了某一个条件,使曲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该条件可能是下述中的____。
a.增加了C
b.增加了水蒸气
c.降低了温度
d.增加了压强
(3)假设(2)中反应在第2min时,将容器容积压缩至1 L,请在上图中绘制出能反映H2O、CO物质的量变化趋势的图像。
(4)若以CO、O2、K2CO3等构成的熔融盐电池为动力,电解400 mL饱和食盐水,则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有5·6g燃料被消耗时,电解池中溶液的pH=__________(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不考虑能量的其它损耗)。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煅烧、催化氧化、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黄铁矿形成的炉气必须经除尘、洗涤、干燥后进入(填设备名称),其主要目的是
(2)催化氧化所使用的催化剂钒触媒(V2O5)能加快二氧化硫氧化速率,此过程中产生了一连串的中间体(如图),其中a、c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3)550℃时,SO2转化为SO3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5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 Pa,A与B表示不同压强下的SO2转化率,通常情况下工业生产中采用常压的原因是:

(4)为循环利用催化剂,科研人员最新研制了一种离子交换法回收钒的新工艺,回收率达91.7%以上。已知废钒催化剂中含有V2O5、VOSO4及不溶性残渣,查阅资料知:VOSO4可溶于水,V2O5难溶于水,NH4VO3难溶于水。该工艺的流程如图如下:

则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数字序号),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工艺中反应③的沉淀率(又称沉钒率)是回收钒的关键之一,沉钒率的高低除受溶液pH影响外,还需要控制氯化铵系数(NH4Cl加入质量与料液中V2O5的质量比)和温度。根据下图试建议控制氯化铵系数和度:

CO和H2的混合气体俗称合成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气,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水进行高温重整制备合成气。
(1)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kJ/mol、-285.8kJ/mol和-283.0kJ/mol,且1mol液态水汽化时的能量变化为44.0kJ。用1 m3(标准状况)的甲烷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合成气所需的热量为(保留整数)。
(2)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40mol CH4和0.60mol H2O(g),测得CH4(g)和H2(g)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浓度
时间/min
0
1
2
3
4
CH4
0.2mol·L-1
0.13 mol·L-1
0.1 mol·L-1
0.1 mol·L-1
0.09 mol·L-1
H2
0 mol·L-1
0.2 mol·L-1
0.3 mol·L-1
0.3 mol·L-1
0.33 mol·L-1

①计算该反应第一次达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
②3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是(只填一种条件的改变即可)。
(3)已知温度、压强、投料比X[n(CH4)/n(H2O)]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图1中的两条曲线所示投料比的关系X1 X2(填“=”、“>”或“<”下同)。
②图2中两条曲线所示的压强比的关系:P1 P2
(4)以天然气(设杂质不参与反应)、KOH溶液为原料可设计成燃料电池:
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设装置中盛有100.0mL 3.0mol/L KOH溶液,放电时参与反应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8.96L,放电过程中没有气体逸出,则放电完毕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铵盐是一种重要的水体污染物。某课题组利用电解法,在含Cl-的水样中,探究将NH4+转化为N2而脱氮的影响因素和反应机理。
(1)电解法脱氮的原理可能如下:
①直接电氧化
在碱性条件下,发生2NH3 + 6OH- - 6e- = N2 + 6H2O反应的电极为(填“阴”、“阳”)极;
②-OH(自由羟基)电氧化
在电流作用下,利用产生的强氧化性中间产物OH脱氮,-OH中O元素的化合价
③间接电氧化
利用电解产生的Cl2,与H2O作用生成HClO进行脱氮。请写出HClO在酸性条件下氧化NH4+的离子方程式
(2)探究适宜的实验条件
下图为不同电流强度下脱氮的效果,综合考虑能耗因素,电流强度应选择A。

(3)该课题组进一步探究脱氮过程中的强氧化性的活性中间产物,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三:
假设一:只有·OH;
假设二:只有HClO;
假设三:
(4)请你设计实验探究脱氮过程中是否有·OH产生,完成下表内容。

实验方案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配制一定pH、NH4+和Cl-浓度的溶液,用最佳电流强度,电解样品90min后,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法检测样品中·OH

(5)研究得知,脱氮过程主要以原理③为主,弱酸性溶液中比强酸溶液中更利于使NH4+转化为N2而脱氮,请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