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图6 图7 图8 图9
A.图6表示已达平衡的某反应,在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也可能是改变压强
B.图7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C.图8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在T1、T2温度下由CO2和H2合成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则CO2和H2合成甲醇是吸热反应
D.图9表示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步加BaSO4固体后,溶液中c(CO32-)的浓度变化
向20 mL 0.5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定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混合溶液的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B点>A点 |
| B.由水电离出的c(OH-):B点>C点 |
| C.从A点到B点,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CH3COO-)=c(Na+) |
| D.从B点到C点,混合溶液中一直存在:c(Na+)>c(CH3COO-)>c(OH-)>c(H+) |
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将纯水加热到95 ℃时,KW变大,pH不变,水仍呈中性 |
| B.向纯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KW变小 |
| C.向纯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碳酸钠,c(H+)减小,KW不变,影响水的电离平衡 |
| D.向纯水中加入醋酸钠或盐酸,均可抑制水的电离,KW不变 |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H2COOHB.Cl2C.NH4HCO3D.SO2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mL浓度为10.00 mol·L-1的NaOH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mol |
| B.n(Na+):n(Cl-)可能为7:3 |
|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 ,则0.15<n<0.25 |
|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
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燃料电池,能在制备乙醛的同时获得电能,其总反应为:2CH2=CH2+O2→2CH3CH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为可充电池 |
| B.每有0.1molO2反应,则迁移0.4mol |
| C.正极反应式为:CH2=CH2-2e-+2OH-=CH3CHO+H2O |
| D.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磷酸溶液 →电极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