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额定电压为6V的小灯泡电功率.已知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2Ω 1A”字样,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实验步骤如下:
(1)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A.按照电路图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此时电压表示数为4.2V,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B.调节滑片,当P移至ab中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C.继续调节滑片,当P移至另一点时,灯泡偏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值分别为6.5V、0.52A,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
电压表示数/V |
电流表示数/A |
亮度 |
功率/W |
1 |
4.2 |
|
偏暗 |
|
2 |
6.0 |
|
正常 |
|
3 |
6.5 |
0.52 |
偏亮 |
3.38 |
(3)请你填全上表空格中的数据,再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得到的结论是(写出两条即可):
;
。
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小敏同学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___;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三灯L1、L2、L3均发光;接着她应____________;实验时,她记录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由表1中的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__。小刚同学也做了此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d处的电流比a、b、c处的电流大许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四位同学为了研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的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记录回答:
A.比较1、2记录,得出结论是________ ____. |
B.比较3、4记录,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 |
C.比较1、3记录,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 |
D.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有关. |
实验中用加热时间来表示物体吸热多少是物理研究方法中的法。
学习了液体压强的知识之后,某兴趣小组同学研究同一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所示,他们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酒精,将一圆柱形金属块竖直浸没在酒精中,并用仪器测出金属块上、下表面受到的酒精的压强p1、p2,再换用水重复上述实验(已知ρ酒精<ρ水),并将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 |
表二 |
||||||||||||||||||||||||||||||||||||
|
|
(1)由表一(或表二)数据中同一圆柱体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1随上表面深度h变化的规律,可以得出结论:同一圆柱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15) 。
(2)由实验序号(16) 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浸没在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同一圆柱体上表面或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也越大;
(3)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同一圆柱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深度不同,(17) 保持不变。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_________(18)_____________。
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小明在物理课上做了许多有趣的小实验。图(a)中将一根透明塑料软管弯成U形,将有色水注入管中,提升或下降一端,观察到两管中的液面(6)(选填“相平”或“不平”)。图(b)中实验装置,小明将试管口朝下,发现小试管不向下掉,反而上升,这是(7)把小试管推上去的。图(c)中,当倒入液体时橡皮膜向下凸起,说明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