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A.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矛盾 |
B.一战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
C.一战是俄国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 |
D.一战中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俄国 |
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
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 |
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
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
“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200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年间的最低点,非洲裔美国人和拉美裔美国人的失业率达到最低,出现了42年间第一次的连续财政盈余。”(克林顿总统2000年1月国情咨文)克林顿总统描述的这一社会现象主要得益于()
A.强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B.倡导“新经济”发展模式 |
C.完全消除种族歧视现象 |
D.发展完备的社会福利政策 |
20世纪初,美国人福特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新管理概念:“大规模生产,就是劳动力、准确性、经济性、系统性、连续性和高速运转等原则集中地运用到制造一种产品的生产方面……其结果就会有这样一种生产组织:用最低限度的成本,大量生产出按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工艺和标准化材料制造的有用商品。”这种管理概念()
A.激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B.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
C.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 D.导致大批工人失业 |
“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个人自由的发展 |
B.工业革命前的欧洲缺少经济上的竞争 |
C.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是工业革命的要求 |
D.工业化就是要求不断打破经济垄断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