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2
C.设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聚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m1m2m3)c2
D.原子在ab两个能级的能量分别为EaEb,且Ea>Eb,当原子从a能级跃迁到b能级时,发射光子的波长(其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h为普朗克常量)

(2)如图所示,A为有光滑曲面的固定轨道,轨道底端的切线方向是水平的。质量M=40 kg的小车B静止于轨道右侧的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与轨道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一个质量m=20 kg的物体C以2.0 m/s的初速度从轨道顶端滑下,冲上小车B后经一段时间与小车B相对静止并一起运动。若轨道顶端与底端的高度差h=1.6 m,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小车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①物体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时的速度v的大小;
②物体在小车B上相对小车B滑动的距离L

科目 物理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荷守恒定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微波实验是近代物理实验室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反射式速调管是一种结构简单、实用价值较高的常用微波器件之一,它是利用电子团与场相互作用在电场中发生振荡来产生微波,其振荡原理与下述过程类似.如图1所示,在虚线MN两侧分布着方向平行于x轴的电场,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2所示的折线.一带电微粒从A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在A、B两点间往返运动.已知带电微粒质量m=1.0×10﹣20 kg,带电荷量q=﹣1.0×10﹣9 C,A点距虚线MN的距离d1=1.0cm,不计带电微粒的重力,忽略相对论效应.求:

(1)B点距虚线MN的距离d2
(2)带电微粒在A、B之间震荡的周期T.

如图,质量M="l" kg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l" 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静止在木板的右端。设最大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g="10" m/s2.现给铁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

(1)若力F恒为8 N,经1 s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求:木板的长度L
(2)若力F从零开始逐渐增加,且木板足够长。试通过分析与计算,在图中作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力F大小变化的图象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放置两块直径为2L的同心半圆形金属板A、B,两板间的距离很近,半圆形金属板A、B的左边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1,半圆形金属板A、B之间存在电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2可认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都指向O,现从正对A、B板间隙、到两板的一端距离为d处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微粒(不计重力),此微粒恰能在两板间运动且不与板发生相互作用.

(1)求半圆形金属板A、B之间电场强度的E2的大小?
(2)从释放微粒开始,经过多长时间微粒的水平位移最大?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2m的木板B,B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A,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有质量为m的小球以水平速度飞来与A物块碰撞后立即粘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A始终未滑离木板B,且物块A和小球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求:

①物块A相对B静止后的速度大小;
②木板B至少多长。

如图所示,将一等腰直角棱镜ABC截去棱角ADE,使其截面DE平行于底面BC,可制成“道威棱镜”,这样就减小了棱镜的重量和杂散的内部反射。已知棱镜玻璃的折射率n=,棱边长cm,cm,一束平行于底边BC的单色光从DE边上的M点射入棱镜,求:

(i)光线进入“道威棱镜”时的折射角;
(ii)通过计算判断光线能否从BC边射出;
(ⅲ)光线在棱镜中传播所用的时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