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社会实践】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新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社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畜被屠宰。
材料三:农村实行改革以后,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三中农民拥护的是什么改革?这很快解决了我国十多亿人口的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的改革实现后,农村的土地归谁所有?
(4)通过对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政协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析说明题 (10分)
材料一:李平放学回家的路上不小心踩上了香蕉皮,摔了一跤。旁边的同学马上过来搀扶他。
材料二:李平以后在吃水果时,总是想到踩上香蕉皮摔跤的事。从此以后,他再也不乱扔果皮、垃圾了,而是放在垃圾桶里。
材料三:每每想起自己摔跤时同学们关心的情景,李平就特别感动。渐渐地,他也变得爱关心、帮助别人起来。他为成绩差的同学补课,和文艺委员一道出黑板报,还主动承担了班级里自行车排放管理的任务。
材料四:同学们发现李平变了,变得精神饱满,变得快乐幸福,变得自信乐观起来,学习成绩也更出色了。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下列所提供的观点,先选择,后回答问题:

A.“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材料一、二共同体现了上述观点中的。(请填序号,1分)李平能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他的内心一定经历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2)材料三、四共同体现了上述观点中的。(请填序号,1分)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3)材料一、三共同体现了上述观点中的。(请填序号,1分)在现实生活中,你会怎样去落实这一观点?

七年级学生小军自称“天才”,结果每次考试总不理想,而且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小军看到同学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非常羡慕,由于父母的收入不高,经济条件有限,他就向同学借钱买了一双。许多同学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小军觉得很有面子,有了自尊。同学王丽期中考试得到第一名,小军却到处传言说王丽的成绩是靠作弊得来的。小军平常生活中总是和同学斤斤计较。班干部教育他时,他总是说:“走自己的路,随你们说吧!”
(1)请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小军做法的错误之处。(至少找出三处错误,6分)
(2)假如你和小军是好朋友,你会运用七年级《思想品德》中的哪些观点去劝说小军?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日韩两国的文学艺术也进入了中国市场,形成了“日韩潮流”的现象。在校园内,一些中学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型、服饰等。小娇的发型一夜之间变成了红色,衣服也成了所谓“张扬个性”的怪装。
材料二《超级女声》的成功,无疑在中国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娱乐时代,“超女”迷越来越多。有越来越多的女生剪去长发,脱去裙状,一身中性打扮,女孩见面也不是浅然一笑,而是握着粉拳相互轻擂对方。
材料三四川简阳女孩蒋谋,因迷恋超女,为参加超女而疯狂减肥,后来患上神经性厌食症。在离家出走的路上,因太饥饿而死亡。
(1)材料一中小娇的行为是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有什么危害?(8分)
(2)针对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追星问题,你是如何正确看待的?(9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1)班小杨同学非常喜欢阅读报纸。一天,他在《台州商报》上看到有关介绍台州近五年的变化情况,他感到非常的自豪,摘录了其中几个片段,同时,这些片段也引发了他深深地思索……
片段一:人均GDP跨越7000美元

(1)片段一说明了什么?
片段二:……台州经济外向度高,外贸进出口额占据GDP的半壁江山。……从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诞生到台州民营企业造车,台州人很会赚钱。
(2)结合片段二,分析片段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片段三:跑步进入汽车生活

(3)根据片段三,请从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分析台州汽车的持续上升会对台州产生哪些积极或消极影响?
(4)小杨想向同学们讲述台州近五年还有哪些新的变化,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到资料?(2分)请你猜测小杨可能会讲述台州哪些变化?举两个具体的例子。

(共10分)2012年 3月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以下是小雨同学搜集到的来自本届全国人大会议上一些富有新意的信息,请你帮助解读。
信息一: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多家外媒的共识是,此番温总理宣布调低经济发展目标,这其中有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的因素,但更大原因是审时度势、实事求是,着眼点是要转变增长方式、更注重保持稳定和实现更平衡的增长,更注重经济增长转型和民众生活改善,民生重于增长,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1)国务院对GDP增长目标作出调整的依据和出发点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我国GDP增长目标的调整意味着我们更需要正确处理好哪些关系?(温馨提示:写出两个方面即可)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观?信息二: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诉法修正案草案。落实《宪法》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诉法第二条,成为了本次刑诉法修改最大亮点。
(3)刑诉法制定、修改的依据是什么?说明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什么?
(4)全国人大在修改刑诉法的过程中向社会全文公布草案、广泛征求意见,有利于保障公民的什么政治权利?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自己的权利?(至少2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