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 __,应将其中错误的步骤改正为__ 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 _______ 。
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勇选择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除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小勇选择的两支蜡烛应满足的条件是.
(2)实验时,应使玻璃板面与纸面保持垂直.若要检验玻璃板的放置是否符合要求,你的方法是:.
(3)小勇点燃了其中一支蜡烛置于玻璃板前,他应(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这支蜡烛的像.
(4)为了把像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小勇要将另一支蜡烛放到像的位置,当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他便开始记录,这将使像距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选填“大”或“小”).
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入下表.但他漏填了第二次测量的质量和体积,其质量和体积的读数如图所示.
实验 次数 |
测量 对象 |
质量(g) |
体积 (cm3) |
质量/体积(g/cm3) |
1 |
铁块1 |
46.8 |
6 |
7.80 |
2 |
铁块2 |
|||
3 |
铁块3 |
156 |
20 |
7.80 |
4 |
塑块1 |
7.5 |
6 |
1.25 |
5 |
塑块2 |
12.5 |
10 |
1.25 |
6 |
塑块3 |
25 |
20 |
1.25 |
(1)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漏填的三个数据:、、;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写出可得出的结论:.(写一个即可)
(3)小明与其他同学交流后,发现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一个关系,请写出此关系.
小芳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她首先按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
(1)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选填“上”或“下”)调;
(2)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立、的实像;
(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小芳观察的方法应是:.
小明冬天取暖时发现:电暖器的电热丝热的发红,而与电热丝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
(1)请你根据小明发现的现象提出一个需要探究的物理问题;
(2)如图是小明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电路,A、B烧瓶中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金属丝电阻分别为RA、RB,RA<RB.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B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大些.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此现象.
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若不计摩擦,比较1和2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比较1和3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
次数 物理量 |
1 |
2 |
3 |
钩码重G/N |
4 |
4 |
6 |
钩码上升高度h/m |
0.1 |
0.1 |
0.1 |
绳端拉力F/N |
1.8 |
1.4 |
2.4 |
绳端移动距离s/m |
0.3 |
0.5 |
0.3 |
机械效率η |
74% |
57% |
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