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黑色沉淀物,是因为氢氧化铜的生成 |
| B.过氧化钠加入到含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再变无色,可能有强氧化性物质生成 |
| C.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再变澄清,说明最终生成可以溶于水的盐 |
| D.在氯化亚铁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随后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说明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OH-+ H+= H2O |
B.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AgCl(s) + I- AgI(s) + Cl- |
| C.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2C6H5O-+ CO2 + H2O = 2C6H5OH + CO32- |
| D.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 Fe + 4H+ + NO3- =Fe3+ + NO↑ + 2 H2O |
右表是元素周期表主族元素的一部分,已知短周期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
B.原子半径:B<C<A<D
C.A与B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均只由离子键构成
D.B、C、D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间可两两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原子中含中子数为0.8×6.02×1023 |
| B.0.5 mol/L CuCl2溶液中含有的Cu2+数为0.5×6.02×1023 |
| C.1 mol CO和 CO2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6.02×1023 |
| D.2.24 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1×6.02×1023 |
下列关于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 |
| B.煤的干馏、煤的液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
| C.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 |
| D.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晶、陶瓷、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
| B.油脂的皂化、淀粉制葡萄糖均属于水解反应 |
| C.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均对人体有害,不可食用 |
| D.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可降碳减排,防止温室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