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公平公正、致力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
材料二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据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材料四 1982年5月亚太地区老龄问题政府间预备会议上,大会秘书长柯里根说:“随着各国工业化和都市化,许多国家的家庭遭到破坏,对老年人产生可悲的后果。希望中国在工业化的同时,创造出整套处理好家庭关系的办法,树立正确对待老人的榜样,这是对人类社会的一项重大贡献。”
——据陈功《家庭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诸子百家思想为例说明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举两例即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处理柯里根所提出的“老龄问题”?
自建国至20世纪?0年代,我国史学界在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保守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其根据之一是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既保留了国王,在国会中还保留了贵族院(上院).体现了大资产阶级与大地主分享政权的政治形式.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你对这一问题如何看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04年英国议会对国王的抗辩书称:“无论就尊严或权威而论,国内并没有最高的常设法院足以和本国支的法院分庭抗礼.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给其他法院颁布法律,但不接受来自其他法院的法律或命令。”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英国国王的)权力虽然很充分,却受到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其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其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其三,他必须按国家法律来管理财政.如果他违背法律.其谋臣及代办官员应负责任无旁贷
——爱尔默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议会对待王权有何明显不同?
(2)两段材料的主要精神和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何进步性或局限性?
阅读下列材料: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康熙帝
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从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巨,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
—清·乾隆帝
请回答:在清朝康乾时期,中国和英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
(一)1911牟12月3日通过开今布《中华民日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作为临时宪法,共四章21条,内容规定了:
1.行政机关是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行政各部;立法机关是参议院;司法机关是临时中央审判所。
2.中央行政机关实行总统制。
3.《中华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公布后,依据大纲的规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该政府成立后,就宣告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二)在修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基础上制定完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共7章56条。主要内容是:
1.定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定中华民国领土的范围,“中华民国领土为22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3、实行资产阶级三权分立,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立法机关)、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司法机关),行使其统治权。
4.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这是亘古未有的大事,是中国历史上的创举。
5.规定保护私有财产。
请回答:
将《中华民国临时的法》和《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相比较后找出《临时约法》具有的特点?通过这些特点.可以看出《临时的法》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人权宣言》第17条
请回答:
(1)此材料体现了《人权宣言》的哪项基本内容?除此之外,《人权宣言》规定人们还享有什么权利?在当时有什么重大惫义?
(2)从上述内容中分析人们是否可以无限制地运用自己的权利?概括材料在这方面的观点(不要摘抄原文)。
(3)领会这段话的观点,说出你对民主与自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