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甲:量取20 ml 18 mol/L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 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                         
② 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③ 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2)乙:用100 ml 量筒量取20 ml 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每空3分共计10分)硫酸工业中废渣称为硫酸渣,其成分为SiO2、Fe2O3、Al2O3、MgO。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方案,进行硫酸渣中金属元素的提取实验。

已知溶液pH=3.7时,Fe3+已经沉淀完全;一水合氨电离常数Kb=1.8×105,其饱和溶液中c(OH)约为1×10-3mol·L-1。请回答:
(1)写出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流程中两次使用试剂①,推测试剂①应该是              (填以下字母编号)

A.氢氧化钠 B.氧化铝 C.氨水 D.水

(3)溶液D到固体E过程中需要控制溶液pH=13,如果pH过小,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任写一点)
(4)H中溶质的化学式:            
(5)计算溶液F中c(Mg2+)=        (25℃时,氢氧化镁的Ksp=5.6×10-12

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①碱洗的目的是洗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a.NH3b.CO2 c. NaOHd.HNO3
②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电解后的铝材需氨洗的目的是。阳极氧化膜中有微孔,需进行封孔,封孔的操作方法是
2.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而不用石墨做阳极的原因是
3.利用下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该置于处。
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8分)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物质之间的变化:

请填写以下空白: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受热易分解。上图中的F的电子式为
(2)写出明矾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图中所得G和D都为固体,混和后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D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8分)A、B、C、D为四种可溶性的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SO42-、Cl、CO32-的中的一种。
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根据①②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
⑴A,C
⑵写出盐酸与D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⑶写出C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铜屑放入稀硫酸中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H2O2中加入,铜屑可以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脱去天然气中的硫化氢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回收硫资源。其中硫化氢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单质硫,其离子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