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这段文字反映出()
A.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
C.三权分立的原则 |
D.共和政体的实质 |
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勒格林写道:“全球化的美妙在于,它把人们从地理的专制中解放出来。………一个法国人或美国人可以在西班牙或佛罗里达度假,可以吃日本寿司或意大利面晚餐,可以喝可乐或智利葡萄酒,可以看好莱坞大片或阿奠多瓦(Alm一odovar)的片子,可以昕邦拉舞曲(bhangra)或饶舌音乐,可以练瑜伽或跆拳道,可以读《Elle》或《经济学人》,可以拥有来自全世界的朋友。”这是在强调全球化的
A.经济功能 | B.政治功能 |
C.文化功能 | D.商业功能 |
为期两天的欧盟春季峰会于2013年3月2日在布鲁塞尔闭幕。当天,除英国和捷克以外的25个欧盟成员国正式签署旨在巩固财政的《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稳定、协调和治理公约》,叉称“财政契约”。据此推理可知
A.欧盟在维持稳定的欧洲经济秩序上发挥重要作用 |
B.欧洲一体化由经济联合开始过渡到政治经济联合 |
C.欧洲在实现货币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又迈进了一步 |
D.欧盟定期召开经济会议处理成员国内部纠纷问题 |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虽然实行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只有立宪之形,而无立宪之实,正如马克思所说:“用议会粉饰门面”。造成德国政治现代化道路呈现“只有立宪之形,而无立宪之实”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德意志政治上的四分五裂局面 |
B.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 |
C.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
D.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