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内阁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这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提及某国政治制度,称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所指的是哪一国的制度?
A.法国 | B.英国 |
C.美国 | D.德国 |
1884 年 11 月,俄裔德国科学家保尔·尼普可夫向柏林 皇家专利局递交了他的专利申请书,第一页这样写道:“这里所述的仪器能使处于A 地的物体,在任何一个B 地被看到。”一年后,专利被批准。这项研究成果极大的启发了
A.格里菲斯 | B.贝尔德 |
C.卢米埃尔兄弟 | D.普朗克 |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指出:“批评 家指责,大众传媒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因为大部分电子媒体和它们传递的信息是源自先进 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反对文化渗透的同时,一些国家改良欧洲和美国的技术来满足自己的需 要。例如,电视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建设,因为大部分的电视工业史由国家控制的。”这主要表明
A.国家控制的电视传媒具有反文化渗透的目的 |
B.大众传媒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 |
C.文化的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
D.国家控制不利于电视工业的发展 |
一战后,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创作了《荒原》。诗人笔下的“荒原”,荒是水荒,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然而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更增添了人们内心的焦急。诗人通过雷声暗示了只有精神甘露(皈依宗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救。这一作品的创作风格属于
A.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材料认为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
A.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
B.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
C.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
D.“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