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1)请结合所给材料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重大关头 |
重要历史事件 |
伟大历史作用 |
日出东方 |
|
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了。 |
星火燎原 |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始。 |
力挽狂澜 |
遵义会议 |
|
灯塔指引 |
|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
开国大典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
材料二: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国家又奋斗了60年。在这60年间,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同样光辉而艰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科技飞速发展、统一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外交事业进入崭新时期……不朽的业绩,定格在一个又一个历史的关节点上。
(2)建国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成就的国内外有利因素有哪些?
(3)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100年,在这100年中,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中国人民“醒过来”,1894—1912年间孙中山做了哪些努力?
(2)为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总结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简述这一条革命道路开辟的背景、内容及对我们的启示。
(3)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是谁?为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在他的支持下,中国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有何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
想象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情景。
(1)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介绍两个事件的背景、意义。
(2)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3)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东西。”──《列宁全集》
材料二东欧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东欧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现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最根本的任务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东欧剧变的原因?
(3)谈谈社会主义国家从东欧剧变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为以下图片填写说明:
1.2.
阅读下列材料:
1987年,戈尔巴乔夫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在新思维中,他主张国际关系人道主义化,引导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趋同”和“一体化”,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根本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并且以推行“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作为改革和发展政治体制的战略方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戈尔巴乔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实行政治改革?
(2)戈尔巴乔夫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3)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