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东西。”──《列宁全集》
材料二 东欧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东欧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 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现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最根本的任务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东欧剧变的原因?
(3)谈谈社会主义国家从东欧剧变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8分)
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大国堀起》解说词
材料二:“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在此后50年……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
——《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三:“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问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打败“大英帝国”的人物是谁? (1分) “宣布独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1分)这场历时8年的“破天荒”的大事具有怎样的性质?(1分)
(2)材料二中解决“国内统一”问题的人物是谁? (1分)解决“制度问题”的文献是什么? (1分)
(3)材料三中“经济萧条”指什么? (1分)美国摆脱“经济萧条”的事件是什么? (1分)
(4)从美国崛起的历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1分)
170年前,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本题7分)
【屈辱见证】如图
(1)图一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哪场战争;(1分)制造图二惨景的强盗是谁?(1分)图三的厄运是哪场战争造成的? (1分)
(2)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它们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什么影响? (1分)
【顽强抗争】
(3)下面四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他们为国立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忧患意识】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导致近代中国屈辱史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并联系自己的体会写一段“我的感悟”。(1分)
如图,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8分)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1分)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思想措施是什么?(1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1分)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特别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2分)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分)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1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材料题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厉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年2月于雅尔塔
①材料中的“战时”、“共同敌人”、“同盟”分别指的是什么?
②战后的历史验证了斯大林的话,请举出战后苏联与战时同盟国相互敌对的史实,并回答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什么变化?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48年至1982年,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曾经进行了五次战争。
(1)五次中东战争围绕的问题是什么?
(2)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第一次坐在谈判桌前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所根据的原则是什么?
(3)战争能否解决阿以冲突?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