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们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史实可以支持该论点的是
|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
| B.雅典官员在统计人口时的表述是“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 |
| C.雅典城邦国家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一些村落,面积狭小,人口不多 |
| D.陶片放逐法的实施迫使人们言行谨慎,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
据统计l912~I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 |
| 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 |
| C.规范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秩序 |
| 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 |
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 1936年 |
1937年 |
1938年 |
|
| 棉纺织业 |
100 |
81.7 |
69.8 |
| 面粉业 |
100 |
77.5 |
72.5 |
| 机器业 |
100 |
99.6 |
56.0 |
| 各业平均 |
100 |
85.5 |
74.9 |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
|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
| C.一定程度上分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
| 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
下图漫画名为《参议院的老板们》,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的作品。某班学生对此漫画的解读发生了争议,以下解读错误的是 
| A.此图可被誉为“蒸汽时代”的政治生活 |
| B.此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 C.此图描绘了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场景 |
| D.此图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 |
某校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如下资料:《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化进程与最初的文明》、《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和《苏联时期俄国城市化的特征及历史渊源》。其研究主题应该是( )
| A.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
| B.中国与西方城市化进程对比 |
| C.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 D.工业革命前后的东西方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