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明)试图借训诫与榜样,造出些具有人为的高度伦理义务感的人;他们认为,靠这种培育,这些人便一定能够依据明智的判断治理同胞,而尽可能不援引固定的法律条文。这种思想模式,迥异于正常的西方习惯——后者乃是强调政治的核心是法理而非伦理。”可见
| A.西方自古就是法治社会 | B.西方政治文明比中国先进 |
| C.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本质是人治 | D.中国古代没有成文法律存在 |
明清时期著名的唯物论思想家是
| A.李贽 | B.黄宗羲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D.“天人感应”理论 |
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
| 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 |
|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
| D.自北宋起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
儒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学派的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 A.它主张“仁政” | B.它主张“天人感应” |
| C.它融合了阴阳家及黄老之学 | D.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实际上吸收了
| A.荀子的思想 | B.孟子的思想 | C.孔子的思想 | D.韩非子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