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大会及其《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将于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7日在卡塔尔举行,各国政要将进一步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性行动方案,大力推行“绿色经济”。其实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西周律法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唐律》中更是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等。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
B.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C.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手段
D.重视生态平衡自古就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朝规定:“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房亲着价不尽,亦任就得价高处交易。”(《宋刑统》卷13)。这说明宋朝

A.田业买卖还会受到家族宗族势力的干预
B.执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买方完全可以根据个人自由意志买田业
D.朝廷对民间土地买卖管理较弱

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他强调格物致知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古部落名,相传禹乃其领袖)之苗裔也。”曾专制西魏朝政的鲜卑人宇文泰认为:“其先祖出自炎帝神农氏。”脱脱在《辽史》中认为契丹出于“炎帝之裔自葛菟者”。上述说法的共同意义最主要在于

A.指出中国古代周边少数民族的起源
B.明确少数民族都崇尚汉民族的文化
C.说明了中华民族起源于同一个祖先
D.强调少数民族也是炎黄子孙的观点

《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结盟国 D.联姻国

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标准,这一做法

A.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有利于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C.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
D.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