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7.53之间 |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
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
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2排出. |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与硝化细菌的新陈代谢相比较,主要不同之处是
A.属于不同的同化类型![]() |
B.属于不同的异化类型 |
C.利用的能源不同 | D.利用的碳源不同 |
在研究离体番茄根吸收K+速率与氧分压关系的实验中,已知当氧分压为5%~10%时,K+吸收量达到最高值。之后氧分压继续提高,但K+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加,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氧分压高抑制主动转运 | B.运输K+的载体达到饱和状态 |
C.外界溶液中K+减少 | D.氧分压高影响载体活动 |
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下:式中X代表
A.H2O | B.[H]![]() |
C.P | D.Pi |
某细胞叶绿体的类囊体中的氧分子扩散到相邻植物细胞线粒体基质,在这一过程中氧分子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
A.7层 | B.6层 | C.5层 | D.4层 |
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进行如下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中注入1mL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中滴1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
A.![]() |
B.①→③→②→④→⑤ |
C.①→②→④→③→⑤ | D.①→④→②→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