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曲阜为贼破,阙里林庙在旷野,璜请移县就阙里,从之。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谨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③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俟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廪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错,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赠太子太保,谥庄靖。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照。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③中旨令:皇帝自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籍:登记 |
B.坐巡抚朱钦事坐:因……受牵连 |
C.诏营后父陈万言第第:府第宅院 |
D.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举:被举荐 |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
⑤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⑥二臣无与,乞罪臣
A.①②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⑤ | D.③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璜治理政务政绩卓出。任职济南时不畏权贵,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土地。 |
B.赵璜恪尽职守。担任左侍郎时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缩减皇室工程的造价。 |
C.赵璜没有听从朝廷大臣的意见,依然辞职,但朝廷对他的车马供应仍按旧例。 |
D.赵璜有才干,在他人为纷乱错杂的事件观望惊讶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
(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3)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圬①者王承福传
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它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有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节选《古文观止》)
注:①圬wū:粉刷墙壁。②镘màn:粉刷墙壁的工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其言,约而尽。简明 |
B.稼而生者也种植 |
C.非所谓食焉怠其事松懈 |
D.吾之心悯焉忧患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圬之为技②发人为兵 |
B.①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②其它所以养生之具 |
C.①弃之来归②舍于市之主人 |
D.①粟,稼而生者也②必蚕绩而后成者也 |
下列各句中,都能表现王承福“自食其力”的一组是
①听其言,约而尽②丧其土田,手镘衣食
③而归其屋食之当焉④夫镘易能,可力焉
⑤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⑥而往过之,则为墟矣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③④⑤ | D.②③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承福是个有战功、可以获得官职的人,却放弃了做官回到家乡,操馒做工谋生,租住在雇佣他的人家中。 |
B.王承福认为社会是有一定分工的,也只有承认社会分工得必要性,才能安心于自己所做的事业,得到自己应有的利益而问心无愧。 |
C.王承福一直都是在富贵人家干活,见证了许多富贵人家由盛而衰的变化,借此劝告人们不可“食焉怠其事”。 |
D.选文记叙了王承福的事迹和言行,对王承福所言,世人应当一分为二的看待。 |
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②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纪纲,临邑人,为诸生。燕王①起兵过其县,纲叩马请自效。王与语,说之。纲善骑射,便辟诡黠,善钩人意向。王大爱幸,授忠义卫千户。既即帝位,擢锦衣卫指挥使,令典亲军,司诏狱。纲觇帝旨,广布校尉.日摘臣民阴事。帝悉下纲治,深文诬诋。帝以为忠,亲之若肺腑。擢都指挥佥事。仍掌锦衣。纲用指挥庄敬、袁江等为羽翼,诬逮浙江按察使周新,致之死。帝所怒内侍及武臣下纲论死,辄将至家,洗沐好饮食之,阳为言,见上必请赦若罪,诱取金帛且尽,忽刑于市。数使家人伪为诏,下诸方盐场,勒盐四百余万。还复称诏,夺官船二十、牛车四百辆,载入私第,弗予直。构陷大贾数十百家,罄其资乃已。籍故晋王、吴王,没金宝无算。得王冠服服之,高坐置酒,命优童奏乐奉觞,呼万岁,器物僭乘舆。欲买一女羽士为妾,都督薛禄先得之,遇禄大内,挝其首,脑裂几死。腐良家子数百人,充左右。诏选妃嫔,试可,令暂出待年,纲私纳其尤者。吴中故大豪沈万三,洪武时籍没,所漏赀尚富。其子文度蒲伏见纲,进黄金及奇宝异锦,愿得为门下。纲乃令文度求索吴中好女。文度因挟纲势,什五而中分之。纲又多蓄亡命,造刀甲弓弩万计。端午,帝射柳②,纲属镇抚庞瑛曰:“我故射不中,若折柳鼓噪。以觇众意。”瑛如其言。无敢纠者。纲喜曰:“是无能难我矣。”遂谋不轨。十四年七月,内侍仇纲者发其罪,命给事、御史廷劾,下都察院按治,具有状。即日磔③纲于市,家属无少长皆戍边,列罪状颁示天下。
(节选自《明史》)
注:①燕王:即明成祖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②射柳:古代一种游戏,射柳比武。③磔(zhé):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辟诡黠便辟:能说会道,逢迎谄媚 |
B.命优童奏乐奉觞优童:各方面表现好的儿童 |
C.籍故晋王、吴王籍:没收入官 |
D.器物僭乘舆僭:超越身分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罄其资乃已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
B.纲私纳其尤者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
C.文度因挟纲势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D.什五而中分之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纲既精于骑射,又能说会道,善长于揣摩别人的心思,因而受到燕王宠爱,从而飞黄腾达。 |
B.纪纲利用皇帝的信任,培植党羽,构陷他人,巧取金帛,还胆大妄为,数出矫诏,豪夺官盐。 |
C.纪纲后来野心愈加膨胀,竟然服王服,令人呼之万岁,又擅自选妃嫔,私造兵器,觊觎帝位。 |
D.纪纲指鹿为马,试探众人反应,得逞后开始谋逆,但终被恨他的人揭发,落得被分尸的下场。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所怒内侍及武臣下纲论死,辄将至家,洗沐好饮食之,阳为言,见上必请赦若罪。(5分)
(2)“我故射不中,若折柳鼓噪,以觇众意。”瑛如其言,无敢纠者。(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窦桂娘
烈女姓窦氏,小字桂娘。父良,建中初为汴州户曹掾。桂娘美颜色,读书甚有文。李希烈破汴州①,使甲士至良门取桂娘去。将出门,顾其父曰:“慎无戚戚,必能灭贼,使大人取富贵于天子。”桂娘既以才色在希烈侧,复能巧曲取信,凡希烈之密,虽妻子不知者,悉皆得闻。希烈归蔡州,桂娘尝谓希烈曰:“忠而勇,一军莫如陈先奇。其妻窦氏,先奇宠且信之,愿得相往来,以姊妹叙齿,因徐说之,使坚先奇之心。”希烈然之。桂娘因以姊事先奇妻,尝间谓曰:“为贼凶残不道,迟晚必败,姊宜早图遗种之地。”先奇妻然之。
兴元元年四月,希烈暴死,其子不发丧,欲尽诛老将校,以卑少者代之。计未决,有献桃者。桂娘白希烈子,请分遗先奇妻,且以示无事于外。因为蜡帛书曰:“前日已死,殡在后堂。欲诛大臣,须自为计。”以朱染帛丸如桃。先奇发丸见之,言于薛育曰:“两日希烈称疾,但怪乐曲杂发,昼夜不绝,此乃有谋未定,示暇于外,事不疑矣。”明日,先奇、薛育各以所部兵噪于牙门,请见希烈。希烈子迫出拜,曰:“愿去伪号,一如李纳。”先奇曰:“尔父悖逆,天子有命。”因斩希烈及妻子,函七首以献,暴其尸于市。后两月,吴少诚杀先奇,知桂娘谋,因亦杀之。
请试论之。希烈妇桂娘者,但劫之耳。希烈僭而桂娘妃,复宠信之,于女子心,始终希烈可也。此诚知所去所就,逆顺轻重之理明也。能得希烈,权也。姊先奇妻,智也。终能灭贼,不顾其私,烈也。六尺男子有禄位者,当希烈叛,与之上下者众矣,此岂才力不足耶?盖义理苟至,虽一女子可以有成。
[注]①李希烈:唐燕州辽西人。唐德宗时为淮宁节度使,奉命讨伐割据淄青的李纳,反与李纳通谋,并与叛乱的河北藩镇朱滔、田悦勾结,自称天下都元帅,建兴王。建中四年底攻入汴州,旋称楚帝,年号武成,不久为刘洽所败,逃归蔡州,后被部将陈先奇毒死。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出门,顾其父曰顾:回头看 |
B.桂娘因以姊事先奇妻,尝间谓曰间:暗暗地 |
C.函首以献,暴其尸于市函:木匣子 |
D.希烈僭而桂娘妃僭:僭称 |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欲尽诛老将校,以卑少者代之②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
B.①请分遗先奇妻,且以示无事于外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
C.①知桂娘谋,因亦杀之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D.①于女子心,始终希烈可也②寡人之于国也 |
下列选项中句式不一致的一项是()
A.①将出门,顾其父曰②委命下吏 |
B.①暴其尸于市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C.①希烈妇桂娘者,但劫之耳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D.①六尺男子有禄位者②未之有也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慎无戚戚,必能灭贼,使大人取富贵于天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奇宠且信之,愿得相往来,以姊妹叙齿,因徐说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得希烈,权也。姊先奇妻,智也。终能灭贼,不顾其私,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顺恪六奇别传
清王士祯
海宁孝廉查伊璜继佐,崇祯中名士也。尝冬雪,偶步门外,见一丐避庑下,貌殊异,呼问曰:“闻市井有铁丐者,汝是否?”曰:“是也。”曰:“能饮乎?”曰:“能。”引入发醅,坐而对饮。查已酩酊,而丐殊无酒容。衣以絮衣,不谢,径去。
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询其衣,曰:“入夏不须此,已付酒家矣。”曰:“曾读书识文字乎?”曰:“不读书识字,何至为丐!”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询其氏里,曰:“吴姓,六奇名,东粤人。”问:“何以丐?”曰:“少好博,尽败其产,故流转江湖。自念叩门乞食,昔贤不免,仆何人,敢以为污!”查遽起,捉其臂日:“吴生海内奇士,我以酒徒目之,失吴生矣!”留与痛饮一月,厚资遣之。
六奇者,家世潮阳,祖为观察,以樗蒲①故,遂为窭人。既归粤,寄食充驿卒,稔知关河厄塞形势。会王师入粤,逻者执六奇,六奇请得见大帅言事。既见,备陈诸郡形势,因请给游札数十通,散其土豪,所至郡县,壁垒皆下。帅上其功,十年中,累官至广东水陆师提督。
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水行三千里,供帐极盛,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至戟门,则蒲伏泥首,登堂,北面长跪,历叙往事,无所忌讳。入夜,置酒高会,身行酒炙。歌舞妙丽,丝竹迭陈,诸将递起为寿,质明始罢。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将归,复以三千金为寿,锦绮、珠贝、珊瑚、犀象之属,不可訾计。
初,查在惠州幕府,一日游后圃。圃有英石一峰,深赏异之。再往,已失此石。问之,则以巨舰载致吴中矣。今石尚存查氏之家。
注释:①樗蒲:古代赌博。对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查遽起,捉其臂曰(遽:就) |
B.会王师入粤,逻者执六奇(执:捉拿,拘捕) |
C.既见,备陈诸郡形势(备:详细) |
D.稔知关河厄塞形势(稔:熟悉) |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问:“何以丐?”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
B.敢以为污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
C.厚资遣之杳不知其所之 |
D.锦绮、珠贝、珊瑚、犀象之属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⑴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圃有英石一峰,深赏异之,再往,已失此石。(4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与方正学书王叔英
仆于执事别十余年,其间情慕之浅深,书问之达否,曰事之细者耳,姑置之不足道也。惟执事之身,系天下之望。士之进退、天下之幸不幸与焉。侧闻被召,计此时必已到京,获膺大任矣。兹实天下之大幸也,故敢有说以进于左右焉。
凡人有措天下之才者固难,自用其才者尤难。如子房之于高祖,能用其才者也;贾谊之于文帝,未能自用其才者也。何则?子房之于高祖,察其可行而后言,言之未尝不中,高祖得以用之,而当时受其利。故亲如樊、郦,不可得而问;信如平、勃,不可得而非;任如萧、曹,不可得而夺。此子房所以能自用其才也。贾谊之予文帝,不察其未能而易言之,且又言之太过,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短之。于是文帝不能用其言,此贾谊所以不获用其才也。方今圣天子求贤用才之意,上追尧、舜,固非高祖、文帝可比;而执事致君泽民之术,远方皋、夔,亦非子房、贾谊可伦。真所谓明良相逢,千载一时者也。将见吾君不问则已,问则执事必能尽言;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致斯民于唐虞雍熙之盛者,在是矣,岂非天下之幸欤!
虽然,天下之事固有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亦有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如夏时、周冕之类,此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也;如井田、封建之类,可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也。可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易;难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难。从之易则民乐其利,从之难则民受其患,此君子之
用世。贵乎得
时措之宜也。执事于此,研诸虑而藏诸心者非一日矣,措之犹反掌耳,尚何待于愚言之赘哉!然仆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不能无言于左右耳。
夫人情爱其人之深,而虑其患之至者,必救其失于未患之先。苟待其既失而后救之,是乃爱之浅而虑之疏也,其得为忠乎?天下知执事之深,爱执事之至,如仆者固多矣,窃谓忠于执事,未有能有过于仆者,伏惟稍垂察焉。
【注】方正学(1357—1402),即方孝孺,明初著名学者。“正学”是他的书斋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书问之达否达:畅达
B、言之未尝不中中:满意
C、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短之短:轻视
D、而执事致君泽民之术泽:施恩泽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兹实天下之大幸也 B.从之易则民乐其利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C.凡人有措天下之才者固难 D.能用其才者也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其得为忠乎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孝孺被召进京将担大任,作者为此冒昧地写信给他,向他进言。
B.贾谊不像张良那样有人缘,得时势,受恩宠,因而处处受到排挤。
C.作者从历史经验的角度规劝方孝孺要从实际出发,不要泥古不化,使百姓遭殃。
D.作者极谦卑地表达自己对方孝孺的耿耿忠心,委婉地提醒方孝孺要防患未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侧闻被召,计此时必已到京,获膺大任矣。
译文:
(2)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
译文:
(3)夫人情爱其人之深,而虑其患之至者,必救其失于未患之先。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