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洪武中,由太学生历金吾前卫经历。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建文时,深见倚任。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帝置不问,复其官。已,督安南军饷。安南既平,郡县其地,命福以尚书掌布政、按察二司事。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上疏言:“交趾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省。”又请:“循泸江北岸至钦州,设卫所,置驿站,以便往来。开中积盐,使商贾输粟,以广军储。官吏俸廪,仓粟不足则给以公田。”又言:“广西民馈运,陆路艰险,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以给。”皆报可。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置官师。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趾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仁宗即位,召还,命兼詹事,辅太子。福在交趾凡十九年。及还,交人扶携走送,号泣不忍别。宣德七年,帝改福官南京。明年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加少保,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留都文臣参机务,自福始。隆用福言,政肃民安。正统五年正月卒,年七十八。成化初,赠谥忠宣。福丰仪修整,不妄言笑。历事六朝,多所建白。公正廉恕,素孚于人。当官不为赫赫名,事微细无不谨,忧国忘家,老而弥笃。自奉甚约,妻子仅给衣食,所得俸禄,惟待宾客周匮乏而已。初,成祖手疏大臣十人,命解缙评之,惟于福曰:“秉心易直,确乎有守。”无少贬。
(节选自《明史》)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编氓籍, 定赋税, 氓籍:户籍
B.上下帖然帖然:安定的样子
C.甄其贤者与共事共事:共同生活
D.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 参赞:参与辅助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B.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C.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D.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福经历六朝,颇受皇帝器重。太祖越级提拔他;成祖虽把他列入奸党名列,但仍重用他;英宗时,他开起了留都的文臣参预机务的先河。
B.黄福为政有方,处理政事有条不紊。安南初定,事务繁杂,他因事制宜,编制户籍、制定赋税、兴办学校,向父老宣讲皇帝的恩德和旨意。
C.黄福为官清廉,不事家产。他自己的生活非常俭约,家资仅够妻子儿女衣食,所得的俸禄,只用于接待宾客和周济贫困的人罢了。
D.黄福为人正直,爱憎分明。他对被贬到交阯的官员加以拯救和周济,并且和他们共事。而对侍宠欺压百姓的马骐,黄福则多次压制他。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                                                                                 
(2)自奉甚约,妻子仅给衣食,所得俸禄,惟待宾客周匮乏而已。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张敞字子高,本河东平阳人也。勃海、胶东盗贼并起,敞上书自请治之。天子征敞,拜胶东相,赐黄金三十斤。敞辞之官,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吏追捕有功效者,愿得一切比三辅尤异。天子许之。敞到胶东,明设购赏,开群盗令相捕斩除罪。吏追捕有功,上名尚书调补县令者数十人。由是盗贼解散,传相捕斩。吏民翕然,国中遂平。
是时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第一入守京兆尹。霸视事数月,不称,罢归颍川。于是制诏御史:“其以胶东相敞守京兆尹。”自赵广汉诛后,比更守尹,如霸等数人皆不称职。京师渐废,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上以问敞,敞以为可禁。敞既视事,求问长安父老。偷盗酋长数人,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闾里以为长者。敞皆召见责问,因贳①其罪,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一切受署。”敞皆以为吏,遣归休。置酒,小偷悉采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一日捕得数百人。穷治所犯,或一人百余发,由是桴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
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②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 (节选自汉·班固《汉书·张敞传》)
【注】①贳:宽贷,赦免。②便面:一种用来遮住面部的扇子。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征敞,拜胶东相拜:授官
B.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劝:劝告
C.霸视事数月,不称视事:任职
D.引古今,处便宜便宜:应办的事,特指对国家有利的事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上名尚书调补县令者数十人 B.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
屈原者,名平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C.有司以奏敞D.有过于画眉者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 下列对张敞能够成功治理勃海、胶东盗贼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张敞得到皇帝赐给的三十斤黄金,治盗的经费充足。
B.张敞得到皇帝特许的政策,捕盗有功的官吏可以记功提拔。
C.张敞得益于群盗发生内讧、互相残杀。
D.张敞手下官吏精明强干,能够当县令的就有几十人。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张敞主动要求担任胶东相,治理盗贼,安定民众,全国于是平安无事。
B.由于黄霸曾经被评为政绩第一,自以为是,结果京城长安治安混乱,盗贼特别多,皇帝特地下令让张敞代理京兆尹职务。
C.张敞以盗制盗,让几个盗贼头子在自己手下任职,并要他们在官府摆酒庆贺,小偷们都来饮酒,于是乘机将他们逮捕。
D.皇帝十分器重张敞,多次采纳他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张敞生活小节比较随便,皇帝也没有加以责备。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皆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注释:①通侻:随便,不拘小节。侻,同“脱”。②军谋祭酒:官职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故奇士去之去:到……去
B.下车即缮其甲卒缮:整治
C.时人常以为宿构宿:夜晚
D.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垂:留传到后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之荆州依刘表B.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D. 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仰不足以事父母因利乘便,宰割山河
3.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 B、下车即缮其甲卒
C、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 D、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粲备受当时的名人蔡邕的赞赏推重,当时“一坐皆惊”的原因是王粲才华出众,连蔡邕都愧叹“吾不如也”。而荆州刺史刘表却不很看重他。
B.荆州刺史刘表去世之后,王粲劝说刘表之子刘琮归顺曹操,因劝降有功,曹操封王粲为丞相掾,并赐予关内侯的爵位。
C.王粲将袁绍、刘表两人与曹操进行对比,指出袁、刘二人在人才使用上都存在严重不足,进而称赞曹操不仅能够收纳贤人豪杰,而且能够让他们各尽其才。
D.王粲博闻强记,碑文过目不忘,擅长撰写文章,提笔一挥而就,不用再做修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曾祖霸,元帝时为侍中。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注:连车满载),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郡多氐人,便习山谷,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氐所信向。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歆称之称:夸赞,称美B、 财货连毂,弥竟川泽弥:满
C、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执:捉,抓 D、 为政明断,甄善疾非甄:辨别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1)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B、(1)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C、(1)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1)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2)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3、下列句子分成四组,分别表现孔奋“孝谨”与“清平”的一组是
A、(1)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2)惟奋无资,单车就路。
B、(1)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2)孔君清廉仁贤
C、(1)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2)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D、(1)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2)为政明断,甄善疾非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奋曾师从刘歆,可刘歆却认为孔奋胜过了自己。
B、当时许多做官的人不修边幅,而孔奋却非常注意自己的仪表,力求服装清洁。
C、当贼人以孔奋的家人做人质时,孔奋一心为国,毫不被贼人所动,终于擒获消灭了魄茂等人,但他的家人却被贼人所杀。
D、孔奋担任太守后,全郡的人都以他为榜样来修行操守。孔奋也见到人有美德,爱之如同亲人;对不良行为,则疾恶如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丁前溪,诸城人。富有钱谷。游侠好义,慕郭解①之为人。御史行台按访之。丁亡去,至安丘,遇雨避身逆旅。雨日中不止。有少年来, 馆谷丰隆。既而昏暮, 止宿其家, 莝豆饲畜, 给食周至。问其姓字, 少年云:“主人杨姓,我其内侄也。主人好交游,适他出,家惟娘子在。贫不能厚客给,幸能垂谅。”问:“主人何业?”则家无资产, 惟日设博场以谋升斗。次日雨仍不止, 供给弗懈。至暮, 锉刍;刍束湿, 颇极参差。丁怪之。少年曰:“实告客, 家贫无以饲畜, 适娘子撤屋上茅耳。”丁益异之, 谓其意在得直。天明,付之金,不受;强付,少年持入。俄出, 仍以反客, 云:“娘子言:我非业此猎食者。主人在外, 尝数日不携一钱, 客至吾家, 何遂索偿乎?”丁赞叹而别。嘱曰:“我诸城丁某,主人归,宜告之。暇幸见顾。”
数年无耗。值岁大饥,杨困甚,无所为计。妻漫劝诣丁, 从之。至诸, 通姓名于门者。丁茫不忆, 申言始忆之。踩履而出, 揖客入。见其衣敝踵决, 居之温室, 设筵相款, 宠礼异常。明日, 为制冠服, 表里温暖。杨义之, 而内顾增忧, 褊心不能无少望, 居数日, 殊不言赠别。杨意甚亟, 告丁曰: “顾不敢隐, 仆来时, 米不满升。今过蒙推解, 固乐, 妻子如何矣!”丁曰:“是无烦虑, 已代经纪矣。幸舒意少留, 当助资斧。”走伻②招诸博徒, 使杨坐而乞头, 终夜得百金, 乃送之还。归见室人, 衣履鲜整, 小婢侍焉。惊问之, 妻言: “自君去后, 次日即有车徒赍送布帛米粟, 堆积满屋, 云是丁客所赠。又婢十指, 为妾驱使。”杨感不自已。由此小康, 不屑旧业矣。
异史氏曰:“贫而好客,饮博浮荡者优为之;异者, 独其妻耳。受之施而不报, 岂人也哉? 然一饭之德不忘,丁其有焉。” (选自《聊斋志异》第二卷)
【注释】①郭解,西汉人,以“任侠”闻名,常藏匿亡命,喜于救人之危。武帝时,被族诛。
②伻 (bēng): 使, 使者。这里是派人。③乞头: 开赌场的人向赢钱的赌徒抽钱。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好交游,适他出适:恰好
B.暇幸见顾幸:幸亏
C.数年无耗耗: 消息
D.妻漫劝诣丁诣: 造访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慕郭解之为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家贫无以饲畜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C.何遂索偿乎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为制冠服, 表里温暖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惟日设博场以谋升斗
B.居之温室, 设筵相款
C.见其衣敝踵决
D.杨义之,而内顾增忧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丘杨家虽然家境贫寒,对逃亡中的丁前溪却能尽其所能地去招待, 甚至扯下屋顶的草来喂丁的牲口, 还分文不取。
B.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杨妻的形象,表现了她乐善好施的美德。
C.丁前溪受人滴水之恩以涌泉回报,不但对恩人的衣食住行关怀备至,还主动、及时地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令杨十分感动。
D.异史氏认为,贫穷却很好客,一般人都很难做到,更别说是饮酒赌博轻浮浪荡的人了,而杨妻却是个例外。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俄出, 仍以反客, 云:“娘子言:我非业此猎食者。”
(2)受之施而不报, 岂人也哉? 然一饭之德不忘,丁其有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古弼为人,忠慎质直;尝以上谷苑囿太广,乞减太半以赐贫民,入见魏主,欲奏其事。帝方与给事中刘树围棋,志不在弼;弼侍坐良久,不获陈闻。忽起,捽树头,掣下床,搏其耳,殴其背,曰:“朝廷不治,实尔之罪!”帝失容,舍棋曰:“不听奏事,朕之过也,树何罪!置之!”弼具以状闻,帝皆可其奏。弼曰:“为人臣无礼至此,其罪大矣。”出诣公车,免冠徒跣请罪。帝召入,谓曰:“吾闻筑社之役,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降之福。然则卿有何罪!其冠履就职。苟可以利社稷,便百姓者,竭力为之,勿顾虑也。”
太子课民稼穑,使无牛者借人牛以耕种,而为之芸田以偿之,凡耕种二十二亩而芸七亩,大略以是为率。使民各标姓名于田首以知其勤惰,禁饮酒游戏者。于是垦田大增。
八月,乙丑,魏主畋于河西,尚书令古弼留守。诏以肥马给猎骑,弼悉以弱者给之。帝大怒曰:“笔头奴敢裁量朕!朕还台,先斩此奴!”弼头锐,故帝常以笔目之。弼官属惶怖,恐并坐诛,弼曰:“吾为人臣,不使人主盘于游畋,其罪小;不备不虞,乏军国之用,其罪大。今蠕蠕方强,南寇未灭,吾以肥马供军,弱马供猎,为国远虑,虽死何伤!且吾自为之,非诸君之忧也。”帝闻之,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赐衣一袭,马二匹,鹿十头。(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四卷)
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帝方与给事中刘树围棋,志不在弼志:志向。
B.忽起,捽树头,掣下床捽:捶打。
C.苟可以利社稷,便百姓者,竭力为之便:便利,方便。
D.为之芸田以偿之芸:代之种植蔬菜的田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尝以上谷苑囿太广
乞减太半以赐贫民
B.不听奏事,朕之过也
有臣如此,国之宝也
C.朝廷不治,实尔之罪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D.八月,乙丑,魏主畋于河西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古弼“质直”的一组是()
①尝以上谷苑囿太广,乞减太半以赐贫民
②捽树头,掣下床,搏其耳,殴其背
③苟可以利社稷,便百姓者,竭力为之,勿顾虑也
④弼官属惶怖,恐并坐诛
⑤诏以肥马给猎骑,弼悉以弱者给之
⑥今蠕蠕方强,南寇未灭,吾以肥马供军,弱马供猎,为国远虑,虽死何伤

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②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魏主因为古弼请求他把皇家苑囿一半的占地赐给百姓而对其不满,当古弼再次进宫上奏时,魏王借与刘树下围棋而对他置之不理。
B.古弼在魏王面前公然打骂刘树,可见古弼对魏王也根本没放在眼里。
C.古弼督促百姓种庄稼,让没有牛的人家去向有牛的人家借牛来耕种,然后再替有牛的人家锄地来作为偿还,还禁止百姓喝酒和游玩。因此,开垦的农田大大增加。
D.古弼几次冲撞魏王,但魏王都未因此而治他的罪,反而对其大加赞赏与恩赐。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吾闻筑社之役,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降之福。然则卿有何罪!
译文:
⑵今蠕蠕方强,南寇未灭,吾以肥马供军,弱马供猎,为国远虑,虽死何伤!
译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