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者在评价中国17、18世纪的科技时强调:“在中国,技术的发展跟不上科学的发展,它在原地踏步。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无疑是中国的□□□,不必发明机器来节省人力。它是由地方性的人口过剩产生的贫穷的永久性受害者。”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你认为空格部分最合适的内容应该是( )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 B.人力资源太过丰富 |
C.专治体制腐朽僵化 | D.商业发展缓慢迟滞 |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小农一般只要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即可养“数口之家”。其宣扬的是
A.回归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 | B.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优点 |
C.地主阶级以民为本的思想 | D.土地数量决定生活质量 |
以下为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表。对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 |
B.西方大国放弃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
C.投支持票的主要是广大发展中国家 |
D.中国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
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 B.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
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 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
1952年我国高教系统开始院系调整时,撤消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1953至1956年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俄文系人数却大幅增加到12477 人。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 | B.双百方针的提出 |
C.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 D.工业化建设基础薄弱 |
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
B.和平统一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
C.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
D.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