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 A.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
| B.和平统一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
| C.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
| D.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
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
|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
| 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
| D.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 |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很吸引眼球。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
| A.《在希望的田野上》 |
| B.《春天的故事》 |
| C.《走进新时代》 |
| D.《我是公社小社员》 |
“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垄断一词反映了()
| A.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 |
| B.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 |
| C.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
| D.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 |
《诗经》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种现象开始出现于()
| A.商朝 | B.西周 | C.春秋 | D.战国 |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从材料看,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要寓意是人们()
| A.祈祷姻缘美满 | B.祭祀先祖先人 |
| C.祝愿健康长寿 | D.期盼合家团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