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时期的前苏联曾流行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同他们参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他们要飞机干什么?”苏联官员煞有介事“当然有用啦,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和平演变”
B苏联人民对新经济政策的支持
C苏联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D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
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最能说明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
|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
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
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
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 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
|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 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
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
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
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
的重大意义在于
|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
|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
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
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 B.“存天理,灭人欲” |
| C.“人是万物的尺度” |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
问,这位哲学家是
| A.普罗塔戈拉 | B.苏格拉底 |
| C.伏尔泰 | D.卢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