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
|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
|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日军侵华罪行”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
| B.历史专著中对“日军侵华罪行”的描写 |
| C.侵华日军老兵撰写的回忆录 |
| D.日军进行屠杀的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
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国民党人,因不得不继续努力,以求中国民族解放,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这表明中国国民党()
| A.政党性质发生彻底改变 |
| B.意识到革命成功必须依靠群众 |
| C.放弃了原来的革命目标 |
| D.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
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两国“光荣革命”()
| 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 |
| 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
| 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 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
(近)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
| B.鸦片战争—中法战争—鸦片战争 |
|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 D.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
太平天国1852年发布檄文: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妖人,肆毒混乱,改变中国形象……现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
| A.主张挽救民族危亡 | B.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
|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 D.代表先进历史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