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左边烧瓶内的水一直在沸腾,请回答:观察烧瓶内的甲温度计和烧杯内的乙温度计的读数情况,可以发现:
(1)甲温度计的读数 ,乙温度计的读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烧瓶和烧杯内的水的多少有什么变化?
烧瓶内的水 ,烧杯内的水 ;
(3)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有:
①
②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下列4种猜想:
猜想1: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4: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⑴如图所示,小明把一个柱状固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逐渐增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逐渐减小。此实验说明猜想_________是正确的。
⑵如图所示,小明将同一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此实验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__。在实验中,观察到石块浸没在盐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则说明石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或“小”)。
⑶为了验证猜想3,小明将同一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先后放入水中,发现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指出他的实验方法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为了验证猜想4,小明将重力相同而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到所受的浮力大小不相等,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请指出他的实验方法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测量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10所示的电路图做实验,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⑴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7V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_Ω。
⑵有一位同学在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灯泡变亮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泡变暗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经检查所用器材完好,请指出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将小灯泡换成发光二极管,测量发光二极管的电功率,发现在亮度相当的情况下,每次所测得的电功率都比小灯泡的小,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⑴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⑵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___形成的。
小红物理学习小组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天平、小石块、烧杯、水、细线等,她的实验过程如下:
|
小芳到实验室做“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时,老师只给她提供了如下器材:标有“2.5V”的小灯泡、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两个电压表(没有电流表)、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0、导线若干。她根据所给定的器材经过认真思考后设计了正确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是该电路的不完整电路图。
(1)请你将甲电路图补充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的位置。
(3)闭合开关后,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V1的示数为V,此时电压表V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V。
(4)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5)她还进一步设计出了只有电流表没有电压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其电路如图丙所示,R0=10Ω,并认为关键的一步是必须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A2的示数为A时,再读出电流表A1的示数,才能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