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
的小室(如图A所示)。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 点。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
…… |
24 |
29 |
32 |
34 |
……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 段获得的。
(3)图B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C3的生成量 ,写出a点时进行的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
(4)该组同学发现用装置A测定的光合作用的速率比实际值偏低,原因是: 。
为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设置了对照组,对照组应置于 条件下,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测得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M,对照组读数为N,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是 。
(5)图C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个体CO2释放量和叶绿体O2产生总量的变化。不考虑光照对温度的影响,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 呼吸作用速率(填>、<或=)。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环境吸收 个单位的CO2。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________,尿素含量________。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作用为细胞提供。
(3)由(1)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的特性。
下图为蛙的某个反射弧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刺激E,结果A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B,结果A发生运动反应而E无反应。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图中A是,E是。
(2)写出神经冲动在该反射弧中的完整传导方向(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现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双向传递或单向传递),并写出预期结果及结论。
注:图中①②③均为可进行电刺激的部位。
a. 探究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步骤:。
预期结果和结论:①;
②。
b.探究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步骤:。
预期结果和结论:① ;
②。
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某一研究小组欲验证赤霉素的某一生理功能,请你帮助完成设计方案。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培养箱、消毒液等。
①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填写简单实验程序:
并编号→浸种、→分装设置→恒温、催芽→观察记录
③下表是实验记录:
请根据表中实验所得数据和已学习的知识分析说明A、B两组数据不同的各自原因:
A组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是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概念图(部分),①~⑦表示有关连线的序号,箭头⑦的意义是“C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是_________,B代表的是_________,图中C代表的是_________,写出连线⑥上的联系词_________。
(2)若①~④表示碳循环的有关连线,则表示B通过_________作用提供原料给C。若①~④表示能量流动的有关连线,则其中不应该画出的箭头联系是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紧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依据此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链,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下面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通过过程①,碳由无机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____________。
(2)图1过程②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____________。设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___________kJ。
(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
(4)由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