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某地居民一份职业结构,据此判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 类别 |
自耕农.地主 |
佃农 |
工场主 |
商人 |
| 占总人口比例 |
24% |
36% |
30% |
10% |
A.汉代江南 B.唐代关中
C.宋代太湖 D.明代苏杭
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书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由此可见,元代行省是为了
| A.强化君主专制 | B.加强控制地方 |
| C.缓解民族矛盾 | D.提高汉族官僚地位 |
在南宋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城市是
| A.大都 | B.广州 |
| C.泉州 | D.庆元 |
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促进自身发展 | B.摆脱美国控制,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
| 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 D.制止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
下图是苏联1976—1990的经济增长情况,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 A.苏联经济发展整体呈下降趋势 |
| B.国民收入的下降幅度最大 |
| C.从1 976年开始经济体制发生急剧变革 |
| D.1990年经济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
“农民是最好的公民—一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所以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只要从参与政治生活中得不到更多的好处,他们就对参与公共事务和统治国家没有什么兴趣。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只想赚钱而不是为了名誉。”(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作者此番话的意图是
| A.参与政治不能给农民带来名誉 | B.国家只需要少数贤人来管理 |
| C.农民因忙于生产不愿参与政治 | D.参与政治的公民才是好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