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下图甲所示,此装置叫压强计,其用途是可以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它的构造主要包括U型玻璃管、金属盒、橡胶管和支架等部分.甲图中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如图乙所示,若把金属盒放入液体中,U型管内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小明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下表是小明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
左液面/mm
右液面/mm
液面高度差/mm
1

3
朝上
186
214
28
2
3
朝下
186
214
28
3
3
朝侧面
186
214
28
4
6
朝侧面
171
229
58
5
9
朝侧面
158
242
84
6
盐水
9
朝侧面
154
246
92

(1)、小明根据上述数据记录,进行了数据的分析和论证认为,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比较序号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___cm。
(2)小华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上图所示,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保持在光具座上50cm的位置处不变。将烛焰移动到光具座上的15cm位置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______。
(3)小华同学对凸透镜成像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了2cm,结果发现屏上烛焰的像变的模糊,接着她将同学的近视眼镜放在透镜左侧附近并左右移动进行调节,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又重新变的清晰,此成像过程就是______________的矫正原理。

请将各图的读数填在其相应的空格里。

温度计的示数
电压表的读数
电流表的读数








为了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甲、乙两组同学在常温下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选用材料不同的若干合金导体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实验中他们将这些导体分别接在某一恒定电压的两端,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导体的电流来了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然后将相关实验数据整理后,填入下表中。

小组
实验序号
导体的材料
导体的长度(米)
导体的横截面积
(×10-62
通过导体的电流
(安)

1
镍铬合金
0.1
2
0.3
2
0.3
6
0.3
3
0.1
3
0.45
4
0.2
6
0.45

5
铁镍铝
合金
0.25
5
0.2
6
0.45
9
0.2
7
0.5
5
0.1
8
0.9
9
0.1



①甲组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3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5。乙组同学分析本组记录的实验数据(16(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②甲、乙两组同学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17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
③乙组同学进一步综合8次实验中所记录的导体长度及横截面积的大小,并结合相关条件初步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与4或5与6或7与8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常温下,(18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和3与4或5与6和7与8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常温下,(19
(c)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和5与6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常温下,(20

小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①小华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并将滑片放置于变阻器的一端,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电键后,两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接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另一端时,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到0.58安,而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保持不变,则他在连接电路时存在的问题是(11


②经过思考,小华重新实验,他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
发现两电表指针所指的刻度仍与图所示一致。则小华同学在实验中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
(12欧。
③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片位于中点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则此时测得Rx的阻值为(13欧。滑动变阻器在该实验中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起到(14作用。

如图所示为活动卡上的几个实验

①如图(a)所示实验过程是定量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4之间的关系,量筒中盛放的是水,物体受到的浮力可以用(5表示,V2-V1表示(6
②如图(b)所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将铅笔压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观察到手指肌肉下陷情况不同,这是在探究(7的关系。
③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中,在空饮料瓶底部的同一深度处扎三个小孔,瓶中装满水后,观察到如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8
④如图(d)所示是(9实验的过程,实验中若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10(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