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繁荣,但此后却是2 000多年如“万马齐暗”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有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
B.领导者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程度 |
C.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百家争鸣”出现的因素之一 |
D.不同时代“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 |
中国已悄然进入“民调时代”,民意信息逐步进入政府决策咨询程序。这些都将有力地促进民主意识的提高,推动我国民主进程。下列选项中阻碍了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是()
A.中华民国的建立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
C.《人权宣言》的颁布 | D.“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2014年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决定将每年的l2月l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发生在()
A.北伐战争时期 | B.抗日战争时期 |
C.解放战争时期 | D.抗美援朝时期 |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1903年)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中梁启超观点提出的背景不包括
A.民族危机的加深 |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 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 | B.实行君主立宪制 |
C.推翻清朝政府 | D.建立民主共和国 |
“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 其中的“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