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
B.伏尔泰彻底否定了君主制 |
C.卢梭主张开明君主专制 |
D.启蒙运动直接推翻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文学家是
A.雨果 | B.巴尔扎克 | C.海明威 | D.泰戈尔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 B.古希腊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上 |
C.波斯当时实行君主专制 | D.希罗多德美化希腊的政治制度 |
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l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 B.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 D.抗日战争的需求 |
20世纪30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影片《火烧红莲寺》等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什么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该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
①社会生活在西风东渐中存在着地区差异②上海开风气之先
③内地仍然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其所在社会环境有关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①②③ |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 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 B.拓展世界市场的需要 |
C.建立殖民体系的需要 | D.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