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题。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热带草原气候 |
F为一小岛,1月份小岛西侧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大 |
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大 |
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 |
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 |
在下图所示的城市群内,既有大城市,又有中等城市和众多小城市。其特点是把大城市多种职能分散到中、小城市,城市之间的距离10-20千米,以快速交通网络连接。城市和交通线间是面积约400平方千米的绿色沼泽和农业用地,被称为“绿色心脏”。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该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为
①位置优越,商贸发达 ②交通便利,协作紧密③地势低洼,峡湾众多 ④河网密布,水能丰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① |
位于该城市群的“绿色心脏”的功能为
A.粮食供给基地 | B.改善城间环境 |
C.缓解海水入侵 | D.提供生活水源 |
读下图“2006-2012年中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回答下列问题。我国粮食生产
A.产量逐年提高 |
B.增长速度波动下降 |
C.2009年产量出现明显下降 |
D.2006和2010年粮食增长量相同 |
我国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是
A.扩大耕地面积 | B.调整农业结构 |
C.发展生态农业 | D.提高农业技术 |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下图所示为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甲区域 | B.乙区域 | C.丙区域 | D.丁区域 |
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
B.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
C.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 |
D.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转变生活方式 |
香港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回答下列问题。新市镇建设给香港带来的影响是
①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②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③控制了外来人口迁入
④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随着香港“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城市
A.主导风向将发生明显改变 | B.水循环状况受到影响 |
C.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 D.热岛效应会明显减弱 |
湿地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的图( 干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 )。完成下列问题。关于该流域湿地与干燥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燥度越小流域湿地总面积越大 | B.干燥度越大湖泊湿地率越高 |
C.沼泽湿地率与干燥度相关性最强 | D.河流湿地受干燥度影响最明显 |
黄河下游流域的干燥度主要 在 1.5~ 3 之间。有关黄河下游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量大小 |
B.上游来水量减小使沿海沼泽湿地面积扩大 |
C.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使河流湿地大幅扩大 |
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提高湿地率的有效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