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______;
(6)一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下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气体不易溶于水。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装置是
(7)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 (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
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H 2和CO 2;猜想2.CO和H 2O。
【设计实验】20℃时,甲酸的状态为 ;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 (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若猜想l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 。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 ,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 2O和CO 2;猜想4.CO和H 2.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 。
王军同学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得知工业上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HCO 3,于是他从家中取来某纯碱样品,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探究该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HCO 3。
【查阅资料】NaHCO 3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受热易分解生成Na 2CO 3、CO 2和H 2O.NaHCO 3属于 (填"酸"、"碱"或"盐")类物质。
【实验设计】王军同学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1:取样,加适量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方案2:取样,将其加入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试管中,加热,观察装置B中的现象。
王强同学认为方案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
【进行实验】按方案2进行实验时,观察到装置B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该纯碱样品中 (填"含有"或"不含有")NaHCO 3。
【讨论交流】李娜同学想利用方案2中的装置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Na 2CO 3的含量,她提出需要充分吸收反应生成的CO 2,为此,你认为装置B内最好盛装 溶液。
【拓展应用】欲除去Na 2CO 3固体中混有的NaHCO 3,最简便的方法是 。
化学中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量定律.
(1)图1为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称物品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①调游码 ②放称量纸 ③称量物放左盘
④调零点 ⑤加质量大的砝码 ⑥加质量小的砝码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②③⑤⑥① C.④⑤⑥①②③
(2)如图2装置中,称量小烧杯及其中所有物质的质量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碳酸钠与盐酸完全混合,反应停止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2,则m1 m2(填“=”“>”“<”),其原因是 .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知,若用碳酸粉末与盐酸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可选择下图中 (少选错选不给分)
(3)请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
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 , 并不断振荡. |
有 产生. |
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 |
【提出问题2】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
(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溶液,并不断振荡. |
有 生成.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
(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 |
【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 (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
(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 (填“可行”或“不可行”).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常温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猜想与假设]溶液的pH可能是(填入你的猜想与假设):
①pH>7;②pH ;③pH .
[设计与实验]小方、小钟、小陈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方: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测得pH>7.
小钟: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测得pH>7.
小陈:取pH试直接浸入碳酸钠溶液中,测得pH>7.
[评价]以上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 同学,其余两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