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海峡两岸协会会长陈云林率海协会协商代表团于2009年12月21日中午抵达台中市,参加22日举行的第四次两会领导人会谈。陈云林在举行的仪式上致辞时说,历经北京、台湾、南京三次会谈,海协会与海基会的制度化协商已走上行稳致远的轨道。
材料二:2011年12月21日,两岸两面三刀会领导人第六次会谈在台北正式举行。此次会谈签署了“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并就“两岸投资保障协议”发表阶段性共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追溯往事,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达成了著名的“九二共识”,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当前我们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根据材料二,请你对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谈一点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南北朝范晔的《后汉书》认为造纸术是东汉宦官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的。
材料二:北宋陈栖在《负暄野录》中说:“盖纸,旧亦有之,特蔡伦盖造尔,非创也。”
材料三:《汉代造纸示意图》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请阐述原因?
(2)“旧亦有之”,你认为“旧”应该指何时?
(3)请你认真研究下《汉代造纸示意图》,简单介绍一下汉代人是如何造纸的?
用史实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为什么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之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法律。这部法律的名称是什么?主要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们可以杀戮而不可低头!”
材料三“6月5日上海的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上述材料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该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你能说说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吗?
(4)从该事件中,你能学习到怎样的精神?
(5)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当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阅读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海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合众国当时同该国处于和平状态,而且,根据日本的请求,当时仍同该国政府和该国天皇进行着对话,对于维持太平洋的和平有所期待。但是,我们整个国家都将永远记住这次对我们进攻的性质。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都将以自己正义的力量去取得胜利。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1)在“1941年12月7日”这个“遗臭万年的日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2分)
(2)日本“这次对我们进攻的性质”是什么?。1分,
(3)美国此后采取了什么策略?对二战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