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基本价值准则。中国共产党给传统的“和”的思想赋予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这表明(   )
①文化具有继承性                ②传统文化能够因时而变
③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          ④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称,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在幻觉现实主义中融合了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这启示我们()

A.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传统观念 B.在思维过程中,要进行合理想象,大胆创新
C.有科学理论指导,就能提出、解决新问题 D.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

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主观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普遍性

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文明小区。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系突出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部分影响整体 B.部分依赖整体
C.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 D.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

漫画《各有标准》,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A.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B.从整体着眼
C.透过现象看本质 D.有创造性

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