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关孟姜女庙的庙门旁,有一幅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下列能解释这一楹联反映的自然现象的理论是( )
A.“天人感应”的理论 | 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政府统治起源于遥远的古代,人们共同决定工作,建立国民社会,指定统治者来保护和提高他们的共同利益,个人将自己的政治权利交给他们的统治者,但保留个人生存、自由和财产的权利。任何侵犯这些权利的统治者都要被废黜。”洛克的上述言论
A.包含有社会契约论的理念 | B.表达了废黜王权的要求 |
C.体现了彻底的人民主权说 | D.阐释了天赋人权的观点 |
1570—1780年期间,西方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表(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年份国家 |
1570年 |
1670年 |
1780年 |
甲 |
232000 |
568000 |
450000 |
乙 |
51000 |
260000 |
1000000 |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D.荷兰、英国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法学权威西塞罗说:“人们始终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西塞罗这段话揭示了
A.维护公民权利平等的重要性 | B.法律应当保护全体罗马人的权利 |
C.罗马公民法的特征 | D.罗马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必然性 |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对此国际上有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毛泽东则说:不是尼克松改变了世界,而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与“世界改变了尼克松”相关的是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 B.苏联的综合国力超过美国 |
C.西欧摆脱了美国控制 | D.美国为经济危机所困,国力下降 |
1960年,“包产到户”的农业经营模式在我国许多地方自发流行起来。“包产到户”经营方式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行“责任到户”(即土地以户为单位家庭经营),“定产到亩”(即农户按照经营土地的亩数向集体上交定额的粮食),“超产归己”(即农户生产粮食中超出上交定额的部分归农户家庭所有)。1962年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严厉批判了“包产到户”经营模式,会后这种经营模式即被禁止。上述材料反映20世纪60年代初
A.“包产到户”背离人民公社土地国有原则 |
B.“包产到户”背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 |
C.人民公社“左”倾错误仍在发展 |
D.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遭到扼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