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1)管仲是如何扶助齐桓公称霸的?
(2)怎样理解“民到于今受其赐”这句话?
(3)材料二中“卫鞅”指谁?他的主张属于当时哪一思想流派?反映了当时哪个阶级的利益要求?
(4)概括卫鞅变法的主要内容。(8分)
(5)卫鞅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6)从以上的问答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完八上历史第一、二单元后,小华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小华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洋务派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回答,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洋务派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2)请列举一位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3)材料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发生在什么战争中?(2分)这场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4)“骨肉再次分离”是因为哪一地方被割让给日本?(2分)

阅读下列材料
2007年9月,以“走近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拉开帷幕。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请回答:
(1)孔子是哪个时期的历史人物?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孔子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国古代教育做出了哪些贡献?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1)这两句诗的作者是谁?作品的名称是什么
(2)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什么国家
(3)这两句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秦始皇与汉武帝时,同样的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两个人的处理方式确实完全不同,问:秦始皇与汉武帝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